星期六, 12月 29, 2007

無盡的感恩

2007年刊登的文章

風笛詩社

《星洲日報》【星雲版】
人是靠愛而活     03.01.2007
在上海街步入2007   06.01.2007
怎可說放棄他?    15.01.2007
生活的一部份     22.01.2007
五色頭髮的聯想    05.02.2007
活出清澈生命     12.02.2007
假如時光倒流     21.02.2007
輕輕牽著你的手    27.02.2007
不知不覺愛上了    07.03.2007
美善改變世界     14.03.2007
人生要奉獻什麼?   22.03.2007
你自己有寶庫     03.04.2007
蹲在大地上      12.04.2007
只需伸出一根手指   21.04.2007
一封來自監獄的信   02.05.2007
至少要平靜      10.05.2007
整容從整心開始    23.05.2007
愛情的力量      01.06.2007
可以大口大口喝水是福氣05.06.2007
人生沒這麼容易完蛋  07.06.2007
塞納河旁的傻丫鬟   09.06.2007
美麗其實很簡單    12.06.2007
我以為來不及說愛你  16.06.2007
你叫什麼名?     23.06.2007
一名天堂過客     04.07.2007
享受一個豪華早餐   26.07.2007
髮廊猛男的溫柔    11.08.2007
欠生命一個掌聲    17.08.2007
五味摻雜在八月    31.08.2007
雞腿情意結      13.09.2007
我盲了,你還愛我嗎? 18.09.2007
帶一份貼身真情    21.09.2007
趁著還有機會     04.10.2007
鄉下妹大開眼界    12.10.2007
冷冷的感覺      19.10.2007
回歸理性消費     26.10.2007
不可比較苦難     07.11.2007
苦澀中的甜美     16.11.2007
紛亂中拾獲寶石    22.11.2007


香港《明報》【時代版】「自由談」
對著滿臉豆豆說愛我  05.01.2007
逗媽媽一笑      19.01.2007
不可少的只有一件   07.03.2007
整容從整心開始    13.04.2007
雞腿情意結      29.05.2007
帶一份貼身針情    12.07.2007
情繫快熟麵      04.08.2007
以為她還活著     02.11.2007

《詩華日報》【文風林版】
我中了五百萬     10.01.2007
另類人        17.01.2007
今天的天使特別多   24.01.2007
串串激動       07.02.2007
阿詠         14.02.2007
找錢         14.03.2007
愛驅走憂慮      21.03.2007
友。情        04.04.2007
呆瓜         11.04.2007
心情         19.04.2007
飯菜         02.05.2007
語言混淆       09.05.2007
同學         16.05.2007
發,走了       23.05.2007
老爸本色       30.05.2007
家人朋友誰重要?   13.06.2007
眼珠         20.06.2007
祖母的眼睛      27.06.2007
極限         11.07.2007
電影與生活      25.07.2007
祖母的手       18.07.2007

《青春路》月刊
困難鍛鍊我們健壯   1月/2007
饒恕與健康的關係   2月/2007
沉澱一份睿智     3月/2007
肉骨茶的味道     4-5月/2007
更重要的是看不見的  8-9月/2007

《光華日報》【百合花版】
時間與機會      05.01.2007
未徵得同意的晚餐   23.02.2007
人不可單為己而活   08.03.2007
只有一個途徑     22.03.2007
痛苦卻不放棄     05.04.2007
致夢中媽媽信一封   17.05.2007
他在木山的日子    14.06.2007
分辨兩者的智慧    28.06.2007
一朵小花的故事    19.07.2007
一生所求何事     16.08.2007
感受自己的心     18.10.2007
一名寡婦的凱歌    15.11.2007

《青藝》(香港一本為青少年而設的文藝雜誌)
愛人‧外國人     1月/2007
親親我,抱抱我    4月/2007

《南洋商報》【牡羊人版】
破鏡重圓       21.01.2007
恩賜裝滿肚      23.02.2007
把石頭放回河邊    19.03.2007
情願死也不願被奪去  16.04.2007
          22.04.2007
放好,重新出發    27.05.2007
以和好化解血腥    15.01.2007
墓室         26.08.2007

《文橋雙月刊》
每一個人的需要    1-2月/2007
媽媽的食物      5-6月/2007
和我分擔憂患     7-8月/2007

砂羅越《衛理報》
被幸福包圍      628期 11.02.2007
那把鑰匙叫作信任   631期 11.03.2007
永遠孤單的墳墓    635期 08.04.2007
敬致我的「信仰母親」 640期 13.05.2007
他們倆的真實愛情   648期 13.05.2007
不離不棄,風雨同行  657期 23.09.2007
與耶穌相遇      668期 16.12.2007

《星洲日報》【生命樹版】
將困境化成珍珠    18.03.2007
艱險我奮進,困乏我多情06.05.2007
不用強顏歡笑     20.05.2007
就在一剎那之間    09.09.2007
輕輕鬆手,把累贅放走 23.09.2007

《國度復興報》【心靈之窗】
回到受傷之處     25.03.2007
放好,重新出發    23.09.2007

《沙巴華僑日報》【溪岸版】
我不知道自己的價值  25.03.2007

台灣《宇宙光雜誌》
青春痘的啟發 【三段錦】4月/2007
與自己和諧  【三段錦】4月/2007
光餅老闆娘   2007年5月精選
勤勞     【全人四輪 EQ】11月/2007

香港《基督教週報》
放屁            【文林版】15.04.2007
致夢中媽媽信一封      【專題版】13.05.2007
一個男人的故事       【文林版】17.06.2007
一盒紙巾,溫柔與愛     【牧耕筆談】08.07.2007
愛之深,念之切       【牧耕筆談】22.07.2007
求開闊我們的心靈空間    【牧耕筆談】05.08.2007
咀嚼痛苦可以豐盛我們的生命 【牧耕筆談】19.08.2007
死亡的威脅         【牧耕筆談】26.08.2007
一寸靜地          【牧耕筆談】09.09.2007
一封來自監獄的信      【牧耕筆談】23.09.2007
等候「上帝的等候」     【牧耕筆談】07.10.2007
上帝不是要我做大事     【牧耕筆談】21.10.2007
當情緒低落時        【牧耕筆談】04.11.2007
輕輕鬆手,把累贅送走    【牧耕筆談】18.11.2007
與自己和諧         【牧耕筆談】02.12.2007
破碎中迎見上帝       【牧耕筆談】16.12.2007
生死實相一席談       【牧耕筆談】30.12.2007

《聯合日報》【竹原版】
情聚菜市場     18.04.2007
爸爸好勇敢     06.05.2007
媽媽的笑容     20.05.2007
寫情書       03.06.2007
向著光的方向走   10.06.2007
最棒的老爸     17.06.2007
愁情盡在別離中   01.07.2007
聽話        08.07.2007
誰能使壽數多加一刻 15.07.2007
好親戚,好福氣   22.07.2007
         05.08.2007
放好,重新出發   12.08.2007
話在雲南米線    19.08.2007
地鐵辣妹      02.09.2007
臭男人       09.09.2007
鐵漢柔情      16.09.2007
寫情書       23.09.2007
心理陰影      21.10.2007
愛己        11.11.2007
恐懼與信心     18.11.2007
戀你戀你      02.12.2007
蔥婆婆       09.12.2007
媽媽,730天了   16.12.2007
他們他們‧我我   23.12.2007

《關心雜誌》
將困境化成珍珠 香港關心雜誌創刊號 5月/2007
向著光的方向走 香港關心雜誌 03 9月/2007
情書      香港關心雜誌 05 12月/2007

更重要的是看不見的

  日本當代著名作家三浦綾子在她所著的《十勝山傳奇》中有這麼一段對白:

  「爺爺,財主挺了不起嗎?」
  好像起風了。窗戶咯噔咯噔響,煤油燈光微微搖曳著。
  「富兒是咋想的呢?」
  「好像挺了不起的……」
  富兒沒有把握似地歪了歪頭。市三郎即覺得富兒的臉蛋兒近來頗顯出了少女的嫵媚。他用堅定的眼神四下裏打量著大家說:
  「一個人是不是了不起,不決定於他有多少東西,也不決定於他有多少錢。」
  拓一泛著滑稽愉快的神情,問道:
  「那麼,窮人更了不起嗎?」
  大夥兒都笑了。
  「不,錢多錢少,跟人的品格高低沒有關係。不論窮人闊人,既有蠢材,又有偉大的。問題不在於眼睛看得見的東西,更重要的是看不見的東西。」

  富兒與拓一的爸爸去世了,媽媽又去了外地學手藝,他們跟著爺爺過日子,生活相當窮苦。然而爺爺市三郎是一位很有智慧的老人家,他告訴孫子們,金錢不能決定一個人的價值,因為更重要的是看不見的東西。

  在網絡看到這篇「生命八大價值」,提到了很多看不見,但非常寶貴的東西:

  「你的生命如何?以下有八個價值指標反映你的人生是成或敗。
  1. 誠信 - 確認自己的優點並接納自己的缺點
  2. 堅毅 - 面對人生不同的挑戰
  3. 信念 - 是你對世界各樣事情,都需要正面思想及領悟
  4. 享受 - 活在當下,享受人生每一刻,發掘箇中奧妙
  5. 體會 - 依據自己的價值觀,用心體會事情的不同層面
  6. 冒險 - 敢於冒險,從另一角度看待失敗
  7. 寬恕 - 凡事包容,饒恕那些傷害你的人
  8. 給予 - 動機正確,主動的協助並成全對方
  努力培養以上各項價值,你將會有一個璀璨的人生!」

  願大家都做一個智者,懂得抓緊人生中那些看不見,卻是最重要的事物。

  《聖經》〈哥林多後書〉四章17-18節就說:「我們這至暫至輕的苦楚,要為我們成就極重無比永遠的榮耀。原來我們不是顧念所見的,乃是顧念所不見的,因為所見的是暫時的,所不見的是永遠的。」

星期日, 12月 16, 2007

破碎中迎見上帝

基督教週報 牧耕筆談
作者:盧美玲

  理想破滅,美夢粉碎,身心也破碎了。暗夜的哭泣、孤獨、悔恨,以為從此與希望絕緣。看似走到了盡頭,但卻必須竭盡所能,再加一把勁,繼續奮力走下去。

  最難是必須接受生命中有些問題無法解決、有些病無法醫治,有些狀況無法改變、有些過去無法挽回、有些決定無法改寫、有些關係無法改動;最大的痛苦,可能是企圖去改變一些永遠無法改變的事物。

  台灣的杏林子在十二歲時罹患罕見的「類風濕性關節炎」,發病時手腳腫痛行動不便,自此身心飽受病痛煎熬。在後來接近五十年的歲月中,雖然動過多次手術,都無法得到醫治或痊癒。杏林子可以說是天天都活在破碎之中,但她沒有向命運低頭,因為天天迎見上帝,體驗到生命的價值和尊貴,活出了生命的極限,一生著作共達十百萬字以上。

  痛苦與心碎,未必可以完全免除或治癒,但肯定可以減少、轉化,更可以因著重新詮釋每一個故事,而得以在破碎中迎見上帝,透過新的目光看自己與人生,安然與問題共存,也安然與痛苦同行。

  接受自己是殘缺的、軟弱的、困苦的、迷失的、孤獨的,但在這一切之中,看見上帝與我們同行,在所有的傷痕之中,遇見耶穌帶著十字架的傷痕,攙扶我們行走每一步。

  有一個爸爸得了一個弱智的孩子,他說:「上帝給了我這個孩子,我就要接受,我的責任是在我有生之年,好好的照顧他。至於這個孩子將來如何,不用想太多,交托給上帝就好。」活在破碎之中,但因為迎見上帝,而生發了力量去承擔。

  不推卸責任、不逃避問題、不怨天尤人,接受那些不能改變的,勇敢去改變可以改變的。不求清除每一個障礙或痛楚,但求在障礙與痛楚中,以及在每一個心碎的時刻,因為迎見上帝那帶著關懷與公義的眼目,心靈可以滿載愛與希望,天天與苦難微笑同行。

  在這迎接耶穌降生的季節中,讓我們思想撒迦利亞對約翰的其中一段預言,提到主耶穌要「叫祂的百姓因罪得赦,就知道救恩,因我們上帝憐憫的心腸,叫清晨的日光從高天臨到我們,要照亮坐在黑暗中死蔭裏的人,把我們的腳引到平安的路上。」(路一77-79)

  當主耶穌降生時,「在伯利恆之野地裏有牧羊的人,夜間按著更次看守羊群。有主的使者站在他們旁邊,主的榮光四面照著他們;牧羊的人就甚懼怕。那天使對他們說:『不要懼怕……』」(路二8-10)

  願我們在黑暗與破碎中,得見清晨的日光,並且不懼怕,因為耶穌已來到世上,與我們同受一切的痛苦。

星期五, 12月 14, 2007

勤勞

  有一名士兵想開同袍一個玩笑,於是回到營房的時候,他就大聲說﹕「我手裏有十塊錢,要送給我們這裏最懶惰的人!」

  他的話剛說完,大夥兒都跑到他面前,爭著說自己是怎樣的懶惰,只有一個士兵躺在床上一動也不動﹕「快把十塊錢拿來放在我的口袋裏!」

  不知道這個故事是否會逗得你會心一笑呢?

  從小,我的祖母便訓練我要勤勞,今日事今日畢。記得在我讀幼稚園的時候,一放學回到家裏,我一定先把生字寫完才肯吃午餐(不是被逼的,完全自發),這件事一直到現在還被家人傳為佳話。直到今天,我都不習慣把該做的事情一拖再拖。

  聖經〈箴言〉十二章24節:「殷勤人的手必掌權;懶惰的人必服苦。」意思就是說,勤勞的人,可以過著比較自由、充實、快樂的生活;懶惰的人,要常常做苦工,生活比較難過。

  藝術大師畢卡索,是一個深信工作能使人快樂和長進的人。他活到九十一高齡,臨終時說﹕「死亡於我無所恐懼,死亡自有一種美麗,我最害怕的是生病,不能工作,這就耗費時光了。」無怪乎他一生的作品竟有二萬五千幅之多。

  法國啟蒙大師伏爾泰也是一個好榜樣。他一生不停地工作,寫下九十九部鉅著,直到八十三歲高齡仍不休息。他坦率的說﹕「一切工作,最後都會變成無限的快樂,並且代替了生活的各種幻想。」又說﹕「如果不打算自殺,便要常常找些事做,沒有事做和死亡是一樣的。除了懶惰以外,世界上其餘的都是好的。」

  歷史上許多偉大的人物都非常勤勞的工作。他們相信自己所做的充滿意義,因此拚上全力去做。他們的勤勞,創造了美好的生活,更造福了群眾;至於懶惰的人,大多難逃悲苦的下場。

  勤勞或懶惰,選擇就在你我手中,決定也在於自己!快樂或悲慘,只不過一線之隔啊!

星期六, 11月 17, 2007

輕輕鬆手,把累贅送走

基督教週報 牧耕筆談 18.11.2007

作者:盧美玲

  最快樂的那段日子,是剛清楚何謂信耶穌的時候;快樂的好像在天堂一樣,相信自己是上帝最愛的寶貝,無論什麼挑戰都靠耶穌而有膽量勇於嘗試,還有就是很容易就可以原諒與寬恕,每天都樂的不得了。

  那時候,過的是粗茶淡飯的日子,一家人在物質上也不是很豐裕,心靈也沒有什麼累贅。陽光,彷佛為我而照耀;花兒,每一朵都對我微笑;快樂,無處不在。

  但曾幾何時,快樂變得越來越少。雖仍是欣賞自己的兩袖清風雲遊四海,但不知從何時開始,心靈的累贅越來越重。或許,是生活變得失控的時候,也或許是發覺事不如己意的時候,又或者是進一步體認何謂上帝的主權而又不甘屈服的時候。

  心不樂意,手緊抓不放,加上不信、不望、不愛;越積越重的累贅,彷佛被拖進流轉不停的漩渦,近乎陷入了無底坑。繼續做著表面的工作,但心靈越來越沉重,心力越來越微弱,心裡的光越來越黯淡。

  暗夜中,死命掙扎、叛逆造反、流離徘徊、討價還價。抓著上帝角力、摔跤,死命要祂還我一個「公道」。但祂由始至終,都是一貫的沉默,任我像個賴皮的孩子,說盡傻話,想盡傻事,做盡瘋事。最後,祂擁著滿身淚痕的我入懷,柔聲問我:「夠了沒有?」

  天父的忍耐等候,讓我心碎了。原來祂的沉默不是不理我,而是對我的尊重,並且容讓我這個孩子有足夠的時間與空間去反抗、質疑、轉彎、重整,告訴我何謂愛的管教,以及煉淨我生命渣滓的必須性。聽到天父如此慈聲,我甘心的鬆了手。這才察覺,原來我累了這麼久。

  靜一靜,想起走過的每一個零碎片段,竟然都已經無聲無息的拼湊融合在一起了。怎麼會這樣呢?啊,全都是因為上帝的愛,還有祂的沉默,都成為我的安全感。原來看似暴風的那段日子,卻是在上帝的臂彎歇息的機會。

  安靜中,也想起了快樂的日子,想起了心靈沒什麼累贅的日子,想起了單純的信靠,再看看上帝的光與慈容。我這是在幹嘛?輕輕的鬆手,讓累贅走吧。生命不能浪費,夠了。是時候拉住上帝的手站起來,重新揚帆,再上路吧。

星期五, 11月 02, 2007

當情緒低落時

基督教週報 牧耕筆談 
作者:盧美玲

  從列王紀上十八與十九章,我們看見當以利亞在迦密山與巴力的先知「大鬥法」,大獲全勝之後,因知道亞哈要拿他的命,忽然情緒低落,在逃命過程中,坐在一棵羅騰樹下求死。

  後來他走了四十晝夜,去到神的山,就是何烈山。在洞中,耶和華的話臨到他說:「以利亞啊,你在這裏作什麼?」上帝前後一共兩次問他這句話,顯示出上帝關心他的心情與感受。

  至於以利亞,他兩次都回答同一句話:「我為耶和華萬軍之神大發熱心,因為以色列人背棄了你的約,毀壞了你的壇,用刀殺了你的先知,只剩下我一個人,他們還要尋索我的命。」雖然以利亞說的話未必反映當時真實的情況,甚至有些偏激或自我膨脹,但他將自己的軟弱、消沉與恐懼等,坦誠向上帝表露。

  上帝對於以利亞在情緒低落中所說的話,沒有斥責或糾正,反而在兩次對話的中間,用一個奇妙的方式讓以利亞看見祂的存在。「耶和華說:『你出來站在山上,在我面前。』那時耶和華從那裏經過,在他面前有烈風大作,崩山碎石,耶和華卻不在風中;風後地震,耶和華卻不在其中;地震後有火,耶和華也不在火中;火後有微小的聲音。以利亞聽見,就用外衣蒙上臉,出來站在洞口。」(王上十九11-13a)

  同樣是在何烈山,當年摩西遇見神,是看見火燒荊棘。但現在以利亞所經歷的神,是在「微小的聲音」中,呂振中譯本的翻譯是「火後有聲音,低微而細弱」,NRSV則是“and after the fire a sound of sheer silence”;在至少經過四十晝夜的低落之後,以利亞在全然的寂靜中與上帝相遇。

  有一次面對一些誤會,內心很不舒服,心情很低落。在無奈與無助中,唯有禱告向上帝求助。禱告之後不久,電話響了起來,原來是一位朋友打來。這位朋友是一位精神病患者,需要服藥接受治療。在閒談中聊起他的教會生活,他說教會的傳道人與弟兄姐妹都很排斥他,不喜歡與他交往。

  我說:「那你豈不是很不開心囉?」想不到他的回答是:「不會啊,大家的年齡有差距,而且生活圈子很不一樣,我知道他們很難與我溝通的。」當時我正在為著一些信主很久,並在牧職崗位服事的人對我有誤會而不開心,但上帝竟然藉著一位看來「微弱」的朋友,教導我「諒解那不能諒解你的人」之功課。剎那間,心中的納悶與不快幾乎全然得以化解。

  最後,上帝告訴以利亞已經為他預備了徒弟,並且有七千人是未曾向巴力屈膝與親嘴的,以及還有很多工作等著他去完成。可見當情緒低落時,上帝關心我們,樂意聆聽與接納,並且在寂静中滿足與激發我們;因此,我們可以「存心忍耐,奔那在我們前頭的路程」。

星期六, 10月 20, 2007

上帝不是要我做大事

香港基督教週報 牧耕筆談  21.10.2007
作者:盧美玲

  教會差派去日本的宣教士回來述職分享說:「有一年,我每天都十分忙碌照顧著一個三歲多,另一個一歲多的孩子,同時也要照顧丈夫以及打理家務。有一天晚上,我在上帝面前哭訴說:『上帝啊,我內心感到非常虧欠,別說與人建立關係傳福音,我連與人交談做朋友的時間都沒有。我覺得自己浪費了教會在金錢上對我們的支持。』

  這時候,我想起一節經文:『但聖靈降臨在你們身上,你們就必得著能力,並要在耶路撒冷,猶太全地,和撒瑪利亞,直到地極,作我的見證。』上帝提醒我,祂不是要我做大事,乃是要作祂的見證。

  第二天早上,有人按我們家的門鈴,我打開門一看,原來是對面的鄰居。她說:『我已經留意妳一年了。我覺得妳的孩子非常乖巧可愛,請問妳是怎麼教孩子的?我想向妳學習。』

  我告訴她:『其實我也不太懂得怎麼教孩子,但我是按照聖經教導他們。』她聽了就問:『那妳可不可以教我讀聖經呢?』『當然可以啊。』上帝真是奇妙,是祂自己差派人來,主動說要學聖經。

  我們開始一起查經,可惜幾個月後我們一家必須搬遷到另一個地方,但福音的種子已經撒下了。八年之後,這位婦女面對一個困境,她找到我說一定要見我,就這樣我有機會帶領她決志信耶穌。上帝在她身上的恩典非常奇妙,次日就為她解決了生命的重擔;她對上帝的信心也更加堅固了。」

  記得有一位姐妹曾經告訴我:「我忙著照顧兩個孩子,完全沒有時間事奉上帝。」我回應說:「聖經說:『無論作甚麼,都要從心裏作,像是給主作的。』所以當妳在照顧孩子時,也就是在事奉上帝啊。」她聽了睜大雙眼,說:「我從來沒有這麼想,謝謝妳告訴我。」

  上帝沒有呼召每一個人都做大事,但祂要我們在每天的工作上,在孝順敬愛父母,在弟兄姐妹友愛和睦,在朋友當中誠懇關愛饒恕等方面,都盡上我們的本分,藉此見證上帝的大能;甚至在我們的失敗與軟弱中,謙卑順服,讓上帝顯出祂的恩典與榮耀。

  把握上帝給我們的每一個機會,見證祂在我們身上的作為,是為活著的意義。

星期五, 10月 05, 2007

輕輕鬆手,把累贅放走

  最快樂的那段日子,是剛清楚何謂信耶穌的時候;快樂的好像在天堂一樣,相信自己是上帝最愛的寶貝,無論什麼挑戰都靠耶穌而有膽量勇於嘗試,還有就是很容易就可以原諒與寬恕,每天都樂的不得了。

  那時候,過的是粗茶淡飯的日子,一家人在物質上也不是很豐裕,心靈也沒有什麼累贅。陽光,彷佛為我而照耀;花兒,每一朵都對我微笑;快樂,無處不在。

  但曾幾何時,快樂變得越來越少。雖仍是欣賞自己的兩袖清風雲遊四海,但不知從何時開始,心靈的累贅越來越重。或許,是生活變得失控的時候,也或許是發覺事不如己意的時候,又或者是進一步體認何謂上帝的主權而又不甘屈服的時候。

  心不樂意,手緊抓不放,加上不信、不望、不愛;越積越重的累贅,彷佛被拖進流轉不停的漩渦,近乎陷入了無底坑。繼續做著表面的工作,但心靈越來越沉重,心力越來越微弱,心裡的光越來越黯淡。

  暗夜中,死命掙扎、叛逆造反、流離徘徊、討價還價。抓著上帝角力、摔跤,死命要祂還我一個「公道」。但祂由始至終,都是一貫的沉默,任我像個賴皮的孩子,說盡傻話,想盡傻事,做盡瘋事。最後,祂擁著滿身淚痕的我入懷,柔聲問我:「夠了沒有?」

  天父的忍耐等候,讓我心碎了。原來祂的沉默不是不理我,而是對我的尊重,並且容讓我這個孩子有足夠的時間與空間去反抗、質疑、轉彎、重整,告訴我何謂愛的管教,以及煉淨我生命渣滓的必須性。聽到天父如此慈聲,我甘心的鬆了手。這才察覺,原來我累了這麼久。

  靜一靜,想起走過的每一個零碎片段,竟然都已經無聲無息的拼湊融合在一起了。怎麼會這樣呢?啊,全都是因為上帝的愛,還有祂的沉默,都成為我的安全感。原來看似暴風的那段日子,卻是在上帝的臂彎歇息的機會。

  安靜中,也想起了快樂的日子,想起了心靈沒什麼累贅的日子,想起了單純的信靠,再看看上帝的光與慈容。我這是在幹嘛?輕輕的鬆手,讓累贅走吧。生命不能浪費,夠了。是時候拉住上帝的手站起來,重新揚帆,再上路吧。

星期五, 9月 21, 2007

一封來自監獄的信

基督教週報 牧耕筆談

作者:盧美玲

  耶穌說過一個比喻,有一個撒種的人出去撒種;撒的時候,有落在路旁的,被人踐踏,天上的飛鳥又來吃盡了。有落在磐石上的,一出來就枯乾了,因為得不著滋潤。有落在荊棘裡的,荊棘一同生長,把它擠住了。又有落在好土裡的,生長起來,結實百倍。撒出去的種子,結果有好有壞,難以預測。然而,撒種人的責任是儘量把種子撒出去,甚至不問結果或收獲是如何。

  平生第一次,在香港收到一封來自馬來西亞監獄的信,是一位男生,說他在監獄讀了我在多年前寫的一本小書《青出於藍》,所以寫了一些想法來與我分享;信件透過出版社,輾轉寄到我的手中。

  讓他印象深刻的是書中的一段話──「許多的環境是難以改變的。然而,我們卻可以改變自己內在的態度。只要我們往好的方面想,就會發覺凡事都有積極的一面;要是盡往壞處想,那就甚麼都不稱心了!不要再埋怨外在的不滿了!讓我們先改變內在的思想與態度吧!」

  讀著這封信,雙手不禁有點發抖,因為我壓根兒不記得自己寫過這段話。然而文字,竟然穿越時空,穿越牢獄之門,鼓舞了這位讀者,幫助他調整了自己的態度來面對人生的難關。

  從來沒有想過,當日默默撒下的種子,竟然在一位囚友的心中發芽了。握著筆,戰戰兢兢的回了一封信,寄去出版社,拜托他們代為轉交。可惜出版社並沒有來信的地址,無法把回信交到那位男生的手中。

  這成為我心中的一個遺憾,因為我好想告訴他,他的來信與分享,是多麼合時的鼓勵了我,提醒我必須在失敗與困惑中振作起來,不要介意外界的誤解或任何異樣的眼光,從心開始,人生可以充滿陽光與希望;曾經撒出去的種子,今日竟然在自己的心中萌芽了。

  想起多位人士,都是因為在街上接到佈道會的宣傳單張而踏進教會,並且在聚會中決志信耶穌。雖然後來因著各種不同的因素而未必繼續留在教會中成長,但相信他們將來必再有機會委身給基督;弟兄姐妹派發傳單的辛勞絕不徒然。

  我們活在一個艱難的時代,但相信只要我們繼續撒種,種子就有萌芽的機會;許多生命將要改變,就在不知不覺之間。

星期一, 9月 10, 2007

肉骨茶的味道

  今天終於光顧了朋友介紹的肉骨茶餐廳。這是第一次在香港享用馬來西亞式的肉骨茶,不免帶著興奮的心情與「他鄉遇故知」的期待。

  與朋友們點了一個原味肉骨茶以及一個豬雜肉骨茶。開始覺得味道還不錯,但漸漸就覺得好像少了點甚麼,卻是說不上來。

  直到離開的時候,我才發覺這頓肉骨茶少了甚麼──是一般肉骨茶攤位或店舖的那種味道,那種四週圍有點紊亂,或甚至可以說有點骯髒的味道。這裡,卻是太乾淨,太整齊,反而讓人覺得少了熟悉與親切的味道。

  想起自己無論為人或信仰,總也喜歡或傾向「整整齊齊、方方正正、乾乾淨淨」的表達,直到近年才開始多一點體驗或進入人生與信仰的真實面──苦難、創傷、死亡、眼淚、孤寂……

  過去自以為熟悉聖經,凡事都可以引用一些經文解釋說明,似乎不容許生活與信仰有任何的不完滿,以為信了耶穌,生活就再也不會有亂糟糟的情況。

  耶穌在十子架上豈不也痛苦的喊著「我的神,我的神,為甚麼離棄我」?耶穌說出了祂的痛苦。原來,真實的信仰是可以讓我們面對自己的痛苦,真實的信仰也可以幫助我們說出自己的悲劇,真實的信仰讓我們可以進入耶穌的痛苦,分擔耶穌的痛苦。真實的信仰賦予我們在苦難中有活潑的忍耐與盼望。

  原來,真實的生活與信仰,不是一切都「整整齊齊、方方正正、乾乾淨淨」。接納與容許「亂糟糟的情況」,使我們活得更真實有力;當年耶穌來到世上,不就是生活在一堆「亂七八糟」的邊緣人當中嗎?

  所以我還是期待可以在一個四週有點髒,有點亂的店舖,享用一頓真正有味道的肉骨茶。

星期六, 9月 08, 2007

一寸靜地

基督教週報〈牧耕筆談〉

作者:盧美玲

  對於與人的約定,特別是第一次去的新地方,我總是早到,甚至通常都早到很多,所以有時間到處走走看看。可能是遠離了市區的繁囂,這兒的陳舊讓人感覺很寧靜。

  看見一排商店,我決定仔細的逛一逛。先是在一間雜貨店看見大大瓣的蒜頭,我竟然像一個老媽子似的,買了一包。接著去到一間零食店,竟然看見了一些小時候的零食,譬如:假香煙。

  我看中了一種零食,哎,不知道要怎麼形容,就是撕開上面的塑膠紙時,裏面有一條一條的餅乾,另一邊是可以用餅乾沾下去的巧克力。想起弟弟曾經說過小時候媽媽常買這個東西給他吃,覺得很親切,就買了兩份;媽媽去世三年了,但每當看見與她有關的事物,思念總是倍加添。

  最後逛的是文具店。看見很多物品,想起了小時候在家鄉常與妹妹一起逛,卻總是沒有錢買心愛的東西。一叠又一叠的簿子、原子筆、筆盒等,都曾經是我最渴想要擁有的東西。驚人的是在這兒竟然聽見年輕時聽過的福建歌曲,有一種特殊的親切感,讓我捨不得步出商店。

  由於相約的朋友遲到,所以我先去到目的地,負責人給了我非常熱烈的歡迎與接待。後來看著他對朋友循循善誘,包括一句:「所有偉大的人物都曾經跌入人生的最低谷,然後從那兒跳出來。你願意給自己一個重新來過的機會嗎?」不知道朋友聽了這句話是否願意有所思考,但卻深入我心,再次肯定人是需要經過嚴厲的磨練,才能引發出最大的價值與力量。

  離開時,竟然有捨不得之感。遠離繁囂,來到一寸靜地,彷佛經歷了一場心靈的洗滌,心田受到了滋潤與澆灌。想起在等待朋友時讀到盧雲神父的一段話──「我必須在我的內心深處,製造一個自由的空間,這樣我可以邀請他人進來和得到治癒。為他人祈禱,意思是為人提供一個友善的空間,使自己能在此真心聆聽他人的痛苦和需要。」

  繁囂的世界需要一寸靜地,繁忙的生活需要一方空間;靜一靜,想一想,留一點心靈空間,聽聽耶穌的聲音,整頓一下腳步,然後繼續趕路。

星期五, 8月 24, 2007

死亡的威脅

死亡的威脅

基督教週報 牧耕筆談

作者:盧美玲

  「我不明白,為什麼服事上帝的人,卻得不到上帝的賜福?我的女兒為了上帝而成為宣教士,但她的孩子在七個月大的時候,忽然停止呼吸,離開了世界,帶給我們全家極大的傷痛與打擊。上帝啊,為什麼?」這是一位名聞四海,歷練豐富的年長牧師,在一個數百人出席的主日敬拜講台上,發出的一段吶喊。

  「我用了一年多時間,走在心靈的暗夜與幽谷,反覆思想這到底是為什麼。後來我開始多方面默想耶穌在世上走過的路,我漸漸開始明白,跟隨耶穌,服事耶穌,就是為耶穌受苦。我不再問為什麼,因為耶穌所受的痛苦與不公平,已經安慰以及更新了我的心靈。」聽到這段話,感覺終於有人真正明白我的內心在媽媽忽然去世之後的感受與歷程。

  年輕的好友患上癌症,經過兩次手術、化療與電療。在病痛中,他最深的反省是人類必須好好照顧上帝所賜予的身體,過量的工作與壓力,以及非人的生活方式,都是對上帝與身體的不敬重。為此,他辭去一份看似「神聖」,實則不把他當作「人」的工作,重新規劃自己的人生與方向;他回應了病痛與死亡的聲音,而重新將目光聚焦於上帝。

  忽然患病,忽然感受死亡的靠近時,人願意拿出所有的金錢,卻發現金錢無法保障下一秒的呼吸;人願意放下日夜衝刺的工作,因為痛恨工作奪去了健康與家庭生活;人急著把握機會,告訴家人「我愛你」、「對不起」,或者「我很後悔」;人願意無條件的改變生活方式,甚至改變一生的價值取向與追求。

  死亡的威脅向人揭示生命的本質:家人、愛、關心、珍惜時間、把握機會、擁抱、感情的表達、敬畏上帝;「塵歸塵,土歸土」,死亡的威脅告訴我們,生命的主權與意義在上帝的手中,所以對於怎麼活下去,我們必須重組生命,將所有的事物重新擺位。

  如果沒有死亡的威脅,恐怕我們將活的麻木不仁,或單單戀棧今生,以為今生就是人的目標與終點。因為死亡的威脅,讓人聽見上帝的關心與呼喚,並與上帝,也與人和好。看似失去,實則獲得,看似死亡,實則重生;回應了死亡的威脅,我們終於真正活著。

星期五, 8月 17, 2007

咀嚼痛苦可以豐盛我們的生命

香港基督教週報 牧耕筆談

作者:盧美玲

  「你經歷過痛苦嗎?如果你沒有經歷過痛苦,那你的人生會很痛苦。」這是楊博士在一講座中的開場白,也吸引了我所有的專注與認同。

  楊博士繼續說著:「好好咀嚼你的痛苦,會使你的生命豐盛起來。當你明白自己,接受自己的時候,你就可以學習去明白並且承擔別人的痛苦。如果可以幫助別人減輕一點痛苦,那是人生最快樂的事情。」

  想起有一次,一位長者請我幫他寫下他人生的經歷。來到我的辦公室,他從自己的出生開始述說。當他說到十多歲與父親一起出海遇到大暴風的經歷時,忽然静了下來,然後徐徐的掉下了男兒淚。那一刻,我不知道可以說什麼或做什麼,只是遞了紙巾盒給他。我沒有說話,大家安靜了一會,然後他繼續講述自己的故事。

  其實在那一刻我有一種感覺,卻說不出是什麼。但在楊博士的講座中,他幫我說出來了:「聆聽別人最痛苦的故事,讓我們的生命很豐盛(rich)。一個人在痛苦中會找你,表示他信任你;獲得信任比獲得愛更可貴。當一個人覺得你明白他的痛苦時,他面對痛苦的精力就會升高一點。然而並不是所有痛苦的人都有機會經過你身邊,所以如果有這個機緣,好好珍惜,與痛苦的人一起經歷痛苦,你的生命會豐富很多。」

  回想過去其中一個最痛苦的階段,我感覺很想死。我分別告訴兩位最可以信任的朋友:「我想死。」她們聽了,不作任何反應,繼續聽我吶喊著:「我想死!」一位朋友等我說夠了,輕輕回應一句:「你說這句話,讓我感覺到你真的很痛苦。這段路不易走,但作為你的好朋友,我會繼續支持你的。」我聽了,感覺到她完全明白我的痛苦,不禁放聲大哭了起來。哭完之後,我同時也獲得了堅持下去的力量。

  細細咀嚼痛苦、擁抱痛苦,是「與痛苦的人一起痛苦,與悲哀的人一同悲哀」的起點,也是人生的必修課。

星期四, 8月 02, 2007

求開闊我們的心靈空間

【作者:盧美玲,刊於香港基督教週報 牧耕筆談 05.08.2007】

  夏日炎炎的中午,走在艷陽下幾乎透不過氣來,內心則為了一些討厭的事在嘰哩咕嚕。無意中抬一抬頭,竟然看見前不久才認識的一位身體有事的女生,就在我努力思索著她的名字時,她已經比我快了一步,大聲與吃力的喊了一聲:「盧姑娘!」同時露出了開懷的笑容。

  不知道是否因為那讓人受不了的陽光與熱度,還是急著要去處理一些事情,我似乎不在狀態,只是匆匆的,例行公事似的,問了女生與她母親要去哪裏,然後回答她們我要去哪兒之後,就快步的走了。

  走了幾步之後,內心覺得非常難受,有一股想哭的衝動,卻不明白何以有這感覺。到了晚上安靜思想的時候,我才開始明白,原來在當時,我沒有正眼看著女生說話,更沒有停下來聽她說話或對她說話;當時的我,像個逃犯似的,匆忙離開。

  我在逃避甚麼?為甚麼我本能似的逃離那個場景?可能是因為陌生吧。對甚麼陌生?對她的病感到陌生。為甚麼陌生?因為我恐懼。恐懼甚麼?恐懼……恐懼被她發現我恐懼,恐懼被她察覺到我的不自在……

  說穿了,我只顧自己的不自然與害怕,卻沒有去回應她見到我的興奮,也沒有與她多談幾句話。我想哭,因為我有點無法面對自己的冷漠與恐懼;我逃離,因為我無助,甚至對於自己的視若無睹感到羞恥。簡單來說,就是發覺自己的心靈容量太小,也缺乏愛去開闊生命交流的空間,更遑論承擔彼此的重擔。

  耶穌應許說:「我來了,是要叫人得生命,並且得的更豐盛。」懇求耶穌在我們裏面的豐盛,開闊我們的心靈空間,好叫我們能夠像祂那樣尊重人,多於控制人;關心人的乾渴,多於自己的成就;聆聽人的心碎,多於苛責或「教誨」;與失敗跌倒的人一起禱告,多於背後談論或審斷。

  求耶穌的降卑承托我們,可以與生命的破碎共存;因為耶穌已經先為我們而破碎了自己。

星期三, 7月 25, 2007

電影與生活

看來我還是挺喜歡看電影與電視劇的。我的中文,可以說都是從電視劇學來的。剛才妹妹還笑我,說在小學的時候,我每次一聽到諺語或成語,因為自己來不及抄,常要她也幫忙我抄。還有很喜歡唱那些主題曲,也常要妹妹幫我一起抄,我抄前一句,她抄後一句。然後再把歌詞抄在一本簿子裡面,再帶去學校與同學分享。

剛才看了一段,發覺自己好多字都唸的不對。但原來妹妹都會,她也說是從電視劇學的。所以啊,我最喜歡看的是普通話的電視劇,最好螢幕上有字的,最好是武俠片,多一些成語字句等好學。

跟著爸爸有一段沒一段的看了一些「還珠格格第二部」。沒想到,在好些段落,竟有一些感動。當中的情,當中的話,當中的悟,都是意想不到的。

前幾天,爸爸說,他曾經有一個老闆,常常給員工買了電影票,請他們去看電影。無論那些員工去不去,他總是把票買好放在那兒。老闆說,他常常看電影,從中學習很多, 所以希望員工們也常看電影。(我要是有這樣的老闆肯定樂死了。)

從以上片段,我忽然想起,聖經上不是說,我們在世上成了一台戲給世人觀看嗎?我也想起好久以前看過一篇文章,說為甚麼電影院裡面有那麼多人,但教會卻不能吸引人來?那作者說,因為電影「假戲真做」,把假的故事給演活了;但教會呢,卻不能把真理給活出來。

想想還真是有意思,自己就常常被一些劇情感動落淚。看那好些電影,大費周章、包羅萬象的,演來確實是好逼真、好生動、好實在,喜怒哀樂、酸甜苦辣、生離死別,通通都不缺。

不禁常在想,我們這台戲,用甚麼來演?演出了甚麼?演得又如何?

星期五, 7月 20, 2007

愛之深,念之切

【作者:盧美玲,刊於香港基督教週報 牧耕筆談 22.07.2007】

  死亡向我們揭示與一個人的共同回憶有多少、關係有多深、感情有多厚;愛有多深,念自有多切。

  小時候面對外公去世,看見媽媽與阿姨們哭的非常傷心,但自己最多只是覺得親人去世了,有一點難受,卻說不上有什麼悲傷或痛苦;相信是因為外公向來沉静,我也很少與他講話,我們之間並沒有建立過什麼關係的緣故吧。

  後來剛在香港畢業回到家鄉,外婆卻去世了,這一次我感到非常感傷。小時候外婆常常騎著腳踏車,帶著餅乾來我們家。還有,她常常帶了一本大大的聖經來,要我教她認字。

  媽媽對於外婆的逝世,悲慟的不得了。她常說夢見外婆,非常思念外婆。後來她甚至認了一個貌似外婆的老婆婆做乾媽,這才稍微安慰了媽媽的心。就算外婆去世了很多年,媽媽說只要一想起外婆,她仍會掉眼淚。這種感覺,在媽媽去世之後,我才完全明白。

  所以我從來不敢對失去家人或親友的人說些「不要難過」、「不要太傷心」或「不要悲傷太久」之類的話;外人永遠不會知道他們之間的愛有多深,或思念有多切。保持靜默永遠是上策,加上體諒的心,或說一句「保重身體」,已經足夠。

  有位女士的丈夫因意外突然去世,死時就在她的懷中。面對椎心泣血之痛,她選擇了面對:「痛吧!痛吧!痛到最底之後,我發現,我活過來了……」另外一位女士,丈夫因癌病已去世七年,但她說很想告訴丈夫:「我每時每刻都想念著你。」

  愛有多深,痛與思念就有多切。如果可以的話,不要說讓時間沖淡一切,那太殘忍了;不會沖淡,只會升華,化悲痛為力量,透過自己延續逝者的遺願或精神,為自己的活著,賦予更大的意義。

  哀傷者的行為、思想、生理與情緒都面對很大的起伏,旁人需要認識與體諒他們的情況,並用心與忍耐的陪伴同行。他們極其哀痛,因為他們深深的愛過。

星期四, 7月 19, 2007

祖母的眼睛

這次假期回來不久,有一天發現祖母倒水進玻璃瓶的時候,倒不準,水都流到外邊去了。問祖母爲甚麼會這樣,她說,眼睛看不清楚。

前幾天,她叫我們幫她買一盞夜明燈,因為擔心晚上起來去廁所,看不見而跌倒。不知道是不是最近常聽說老人家跌倒斷骨的事件,讓她多了擔心。

昨晚,她一早準備著吃晚飯,我問她為甚麼那麼早。她說,要去參加附近教會的禱告會。其實自從去年尾她大病一次之後,已經沒有再去參加.所以昨晚我們聽到她要去,無不嚇了一跳。禱告會結束之後,她回來告訴我們,下那教會樓梯的時候,看不清楚,所以,以後不去了。

今晚有靈修班,祖母說,如果下大雨就不去參加。如果天氣好,神又一直賜她平安,她要去參加。祖母的教會活動一直都是最多的。每兩個週一晚有樂齡團契,每週二晚有查經班,每週五晚有靈修班。然後是每月一次週末的宋尚節佈道團。主日崇拜當然是少不了,而且她在週六晚上已經準備好要穿的衣服,要奉獻的錢,主日也特別早起身預備。每天則一定少不了一段唱詩歌(她不識字,歌詞全部背起來,但也會看看詩歌本),以及禱告的時間。祖母特別尊重教會的傳道人。我一直都相信,會友們愛我如珠如寶,一定是因為祖母善待傳道人的善果。

說起祖母,總有說不完的話……

星期五, 7月 06, 2007

一盒紙巾,溫柔與愛

作者:盧美玲,刊登於香港基督教週報【牧耕筆談】08.07.2007

  謝謝教會體貼的預備,讓我可以在一間獨立的小房間內工作。主要的原因是需要經常透過電話與人傾談,同時也希望多作福音面談。

  有一次,一位初信主的姐妹前來分享信主的經歷,說起苦樂參半的往事,一把眼淚一把鼻涕,一直流個不停。我拿出僅有的一小包紙巾,她用了一張又一張;見證說完了,但淚水還在流,在為她禱告之後,她的淚水更是有如泉源一般湧流出來,但我卻沒有更多的紙巾供她使用。

  為此我特地跑了一趟超級市場,選購了一袋五盒的紙巾,放在一個順手的位置,任君使用。

  前不久,一位姐妹路過這裏,一坐下就滔滔不絕的說起最近遇到的一些煩惱。天氣讓她汗流滿面,順手就抽出桌邊的紙巾,用了一張又一張。靜靜聆聽她的述說;當她慢慢把汗水擦乾的時候,同時也拭去了心中的怒火。逐步與她一起釐清問題,並一起禱告將困難交托給天父。

  過了幾天她告訴我:「謝謝你與我一起談話,讓我知道跟著該怎麼做。」其實當時我也不知道應該如何處理,但我想起那盒紙巾,它安撫了一個緊張焦慮的心靈;在它的柔軟中,讓人也去體會天父的溫柔與慈愛,放心將一切問題交托給祂。

  自從預備了那盒紙巾之後,已經有好多位前來傾談的對象,用了一張又一張。任何一種淚水:痛苦、失望、擔憂、無奈、感嘆、煩躁、憎恨、憤怒等,它無不一一抹乾;因為在對談的過程中,我們一起感受到天父的觸摸、教導與安慰。

  撒瑪利亞婦人出去打水,然後她遇上了主耶穌為她提供活水:「人若喝我所賜的水,就永遠不渴;我所賜的水,要在他裏頭成為泉源,直湧到永生。」願每一個心靈破碎,傷心流淚的人,也得到主耶穌所賜的活水,並且因為專心尋求上帝,在淚水中可以看見上帝的奇妙,也在紙巾的柔軟拭抹中,打開心扉,全然信靠天父無限的愛與眷顧。

星期三, 6月 27, 2007

祖母的手

原來有一件事,是我幫不到祖母的。
那就是幫她處理菜園的事情。
我們家有一個大菜園。
祖母種了一些果子、一些蔬菜,還有很多草藥。
蔬菜的種類與數量,隨著祖母年齡的增加而減少。
像昨天,祖母很想採一些蔬菜回來,但她手指手傷,
我又不懂得怎麼搞,還有其實是怕熱。

昨天祖母說,要她沒得動,反而令她的後腳跟痛呢。
祖母真的是勞碌命。今早又一早上菜園去了。
菜園,似乎讓她力量充沛。
她種了很多草藥,幾乎每天都煲不同的草藥水給弟弟喝,
因為弟弟肝不好,還有尿酸高,讓祖母總是很擔心。
幸好無論多苦的水弟弟都願意喝,沒有辜負祖母的苦心。

祖母做事情從不戴手套,所以她的手指又黑、又粗。
昨晚我拔前花園的草,鄰居看見了叫我要戴手套,不然手指會黑。
後來洗衣服的時候,看見手指果然有泥土的黑,
突然覺得......這手指,像祖母的手指。

星期三, 6月 20, 2007

眼珠

  眼珠?與圖中的豬何干?其實,我想說的是有眼無珠。不,我真正要說的是有眼無豬。

  昨午在澳門隨意走走,參觀了一間新開張的博物館,很是欣賞。後來見到街頭的大牌檔,相當興奮,立刻嚷著要坐下來。小帥哥走過來問要吃什麼,艾瑞斯反問他有什麼好吃的。他介紹了豬扒多。

  點了一客,打算一人一半。豬扒多來了,我先吃。一吃就停不下來,非常好吃。結果,要再點一客。晚上雅斯敏告訴我們,那是澳門出名的豬扒多,下午三點才出爐,三點九開始可是要排隊才吃得到。

  想不到我們的隨意走走,卻誤打誤撞,輕輕鬆鬆,不用排隊就能享受到這麼著名的豬扒多。可惜我們有眼無珠,只欣賞豬扒的厚度恰恰好,咬起來夠彈牙,配多士味道可口;卻不知道其知名度,且是一個另類地標,也沒有拍到照片。

  然而,我很回味這個經歷,太有意思了。

星期三, 6月 13, 2007

家人朋友誰重要?

家人重要?還是朋友重要?

昨晚無意中看到「與魯豫有約」的某個片段,訪談一對年長的老夫婦,老來喪子,白髮人送黑髮人……節目中錄製了很多老朋友對他們的關心支持鼓勵。

最後那位老太太説,人生只有朋友是最寶貴的,她舉例某些老朋友,看著他們戀愛結婚,一直到他們喪子,這些老朋友都為他們操辦一切……然後再説,友誼永恆……不禁淚下……

今天,我也想起了很多朋友,在我們一家面對困難與巨變的時候,一直為我們操辦……當然也有的是平常就説有需要可以找他,但到頭來卻是來個落井下石;然而更多是默默的,慷慨的付出,就算沒明説我們的困境,但他們以行動說明一切。

前天祖母告訴我,丈夫剛去世不久的阿燕,到我家鄉放假的時候,竟然拜訪了我的家人,送上無限關懷與愛心。聽了,心裡非常感動。她的用心,讓我久久回不過神來。她在無限的傷痛中,仍然這麼積極與主動。我,真是太自私。

家人如朋友?朋友如家人?

星期三, 5月 30, 2007

老爸本色

爸爸讀完小學六年級,就因為交不起三塊錢的學費,不得已輟學。
(爸爸6歲就失去父親。當時的閑雜人還說,祖父死去不足三天,
年25歲的祖母一定挨不下去,必會改嫁,並把兩個孩子都送給別人。
但祖母說,她做一天工過一天日子。舉目無親的祖母,挨過去了。)

爸爸說,有一次英女王來到這裡,所有的學生都要去列隊歡迎她。
學校要學生都穿黑色的鞋子。爸爸沒有錢買,他就用擦鞋膏把白色的
布鞋擦黑。所有的同學看了都起鬨,老師看了他的「黑鞋」,只有無奈。

還有一次,下雨天,爸爸戴了一個草帽去學校(因為家裡連雨傘都沒有)。
結果被同學取笑、取鬧,把草帽給撕爛了。結果,回家被祖母打了一頓。

爸爸輟學後,就去當學徒。每晚做到凌晨一兩點才有得睡覺,
早上六點就要起身。他說當時根本沒有其他人挨得住,都是做了幾天
就跑掉。只有他做了好多年。每個月的工錢是十塊。吃得最多的是隔夜
的麵包。如果是給那些羅里車車底噴油漆,噴的甚麼顏色,那天他也成了
甚麼顏色。他說那時候,很多人都認得他這個個子小小的男孩。

後來他在木山工作做到頭手,一做就是好幾十年。人人見到他,
都恭喜他終於挨出頭了。幾年前,他爲了要去香港參加我的畢業典禮,
老闆不肯放人。固執的他,寧願失去工作都要去到香港。當時從木山
出來到家裡,需要整兩天的時間,還下著危險的大雨。

爸爸的膽色,就是這麼令人佩服。

星期三, 5月 23, 2007

發,走了

下午,一位愛我,活像我媽媽似的好姊妹,從另一個省份過來探我。
去她大姐的家接了她,剛剛在咖啡店坐下來喝水,她的先生打電話來。
我聽到她很震驚的提到我之前服事的教會一位長執的名字,心想──不會吧,不可能吧……
她掛了電話之後,我問她甚麼事情.她說:讓我鎮定一下。然後,眼睛紅紅的說,發在下午打球的時候,去了……
真不知道要怎麼形容那份震驚與不可置信……一位年輕力壯的長執,一位成功的生意人,一位愛父母、妻子、孩子的好弟兄……
特別是這陣子,他太太幾乎每天一通電話與我談天說地,也一直邀請我過去那個省份探望弟兄姊妹,我卻自私的想把每一分每一秒留給家人而一直沒有過去……
他太太前天才告訴我,說她先生收到我發的「如何做一個牧師」,讚說是一篇好棒的文章……
想起去年暑假過去那兒的教會分享,他們夫婦與一班公司的員工一起請我吃了一頓豐富的午餐……
想起去年媽媽去世之後,我回港的機票就是他們夫婦的愛心支持……
想起那五年一起同工,我們的配搭是那麼美好無間……
想起那五年,我們時常一起大吃大喝……
想起他一直是最愛他年老的父親,現在卻還要暫時不能把他去世的消息告訴他的老父親,特別知道他父親最近有點痴呆……
想起他的五個孩子……
想起他們原本計畫下個月要去北京……
想起去年的這個時候,也是我媽媽離去的日子……同樣是主日,同樣是學校假期,同樣是牧者們要去開退修會。
想起還好自己沒有應邀去退修會,這樣明早我與家人去了媽媽的墓之後,就可以與教會的姊妹一起過去(三小時車程)那個省份給發的家人一些支持……
剛才接到消息之後,忍不住打了好多電話給會友們……也打給發的太太,她哭著說:發走了,一句話也沒有留的就走了……我只能與她一起流淚,然後告訴她我明天會過去……
我後悔不早一點過去探望他們,那至少還可以與他們吃一餐飯……
其實我現在還很震驚,還未消化這件事,也還未進入他們的悲痛……
我只是想起了去年的這個時候,我在西北,徹夜不能眠……
剛才打開電腦,收到兩發電郵,都是告訴我發的事……
方牧師也第一時間發短信給我了……
剛才也還有幾通電話通知我……
我則特地打去澳洲通知劉牧師……
想起那年我們一起登上東南亞最高的山……
很多很多人,仍在震驚當中……我相信,今晚將有很多人無法入眠……

星期五, 5月 18, 2007

敬致我的「信仰母親」──錫安函授課程

作者:盧美玲,刊登於砂羅越衛理報

  雖然在基督花的家庭長大,從小就聽了無數的聖經故事,但我真正明白何謂信耶穌,是在中學時期的事。

  個人開始與神建立關係之時,也經當時教會的師母,黃素明傳道的介紹與鼓勵,我開始參加錫安函授課程;我的信仰之路,由此開始,是以稱錫安函授課程為我的「信仰母親」。

  記得那時候,每天早上在我開始做學校的功課之前,必定以一課函授作為靈修。每個週六去團契的時候,必定向黃素明傳道呈交功課,同時也取回黃素明傳道批閱完畢的功課。如此週而復始,不知不覺,很快就完成了普通科與初級課程(忘了是否還有其他課程)。

  除了透過錫安函授課程奠定自己的信仰基礎,認識聖經的基本真理;最難忘的,也是最重要的,是透過函授課程的來往,與黃素明傳道有很多問題交流的空間。年少氣盛的我,對於教會很多的傳統與迂腐的作法帶著很多疑惑、成見,甚至苛刻批判。

  然而黃素明傳道從不譏笑或嘲諷,也從不攔阻或責備,更不曾輕忽我任何一個問題,總是循循善誘,一一仔細解答,盡力解開我心中的謎團,鼓勵我繼續認識真理。回想起來,這就像是私人信仰補習,或說透過文字做門徒訓練,對我的信仰根基與靈性培育,起了關鍵性的影響與作用。

  後來媽媽也參與錫安函授課程,忘了是錫安函授課程的多少週年紀念聚會,我與媽媽還一同以學員的身分獻唱呢。

  高級課程是最難的一個階段,我也好像沒有完成。在香港讀神學的時候,常想起錫安函授課程,心裏很是感恩。特別謝謝黃素明傳道沒有挫黃毛小丫頭的銳氣,也沒有消滅了我求知的熱忱,反而以無限的耐心與愛心,灌溉這棵幼苗在真理上不斷成長。

  謝謝錫安函授課程,謝謝黃素明傳道;今天我得以跟隨耶穌、服事耶穌、為耶穌受苦,您們的勞苦,功不可沒!

星期三, 5月 16, 2007

同學

  中學時代的同學,有的來自同一間幼稚園或小學,有的是到了中學才認識。算起來,有十多年的時間,我們是天天在一起讀書;離開中學後分道揚鑣,至今也已經超過十年。

  我們那班天才特別多;計有發明天才、演藝天才、學術天才、生意天才、創業天才、各個領域應有盡有的專業天才等等,目前分佈於全球各地,人盡其才,造福全球。至於我的天才嘛,應該是「天天希望發財」吧,哈。

  多虧網際網絡的偉大發明,加上永遠榮譽男班長杰森的出手聯繫,還有永遠榮譽女班長露西的俏皮風趣,我們得以成為網中人,在依媚兒中交換赤子之心遊子之情。

  是否還記得轟動全校的「Romeo & Juliet」;Cikgu H 用 Kamus Dewan 打人;Madam Li 逼我們每週讀四本馬來文書籍,還要寫報告;Mr. N 在物理課講福州話;Madam G 教數學時的快槍舌;Mr. Y 要我們抄整齊的化學筆記;還有Mr. T 的「綠」本人?

  我們現在算不算步入青壯年?大部分同學都少不了擁有房子、車子、內子、外子、孩子、銀子、肚子(腩);可能唯有我只有「袖子」(兩袖清風隨處飛)。在我心目中,你們都是我的驕傲與榮幸;因為啊,看在大家一場老同學的份上,我一點也不介意把你們的(銀子),也當作是我的,至於我的(袖子),也可以是你們的,呵呵!

  我的夢想是希望有一天,所有同學無論是貴族或一家大小,都可以來一個大團聚。依我看,地點最好是在英國,嗯,在英國就應該找一個教育氣息濃厚的地方,有益於我們優秀的下一代嘛,嗯,那絕對應該是讓威廉教授來款待大家,因為他是我們最勁的The Great,對不對?Hurrah!

星期三, 5月 09, 2007

語言混淆

十多年前,在香港某教會參與韓國大學生來港的短宣。對著韓國人說英語以及學韓語,但一轉過來面對港人,衝口而出的竟是普通話。

試過幫港人將粵語譯為英語,然後那位韓國人再譯去韓語;這樣聽一個見證,蠻需要耐心的。但聽不清楚時,對著港人竟又衝口而以普通話問之。

與港人去中東,對著外國人說英语與學阿拉伯語。轉過來與港人說話時,竟又冒出普通話。與港人去大陸,更自然會對港友說普通話。

那天印尼教會找我在一個活動中,幫忙將印尼文譯成粵語。我不敢接,一來對於印尼文的宗教語言還未掌握得很好;二來擔心自己聽了印尼文,腦中接收的可能是普通話,那就不知何時再轉出粵語來了。

粵語可以說是我學的第七種語言,卻可能是掌握的次好的,因為可以聽講讀寫,包括禱告與講道,而這是我在其他多種語言都做不到的。

但不知道為甚麼,可能是教育的環境問題還是甚麼的,越來越感覺自己的本語可能是普通話,無論接收甚麼語言,似乎都先用華語來過濾一下。所以,要我跳幾種語言做翻譯,不語言混亂都很難。

星期二, 5月 01, 2007

2007年5月精選:媽媽的心--光餅老闆娘

96-5本月精選:媽媽的心─-光餅老闆娘

文/盧美玲(寄自馬來西亞)

前言:
  我真喜歡光餅老闆娘。她是那麼自然坦率、直接表達對媽媽的感情,彷彿代表我們說出許多被壓抑的、赤裸裸的心聲,也表達了對我們的感同身受。這讓人間,添上一分原始的溫情與窩心。

內文:
  光餅是我們小福州有名的食品之一,直徑大約五公分,上面撒著芝麻,咬起來很有勁。

  印象中,媽媽總是開車載我們去中華路的光餅店家,那是幾十年的老字號了。老闆娘把光餅浸在五香肉湯中,再夾上肉片,嚼起來軟中帶硬,讓人吃了一次還想再去。

  每次到那兒吃光餅,總會再叫一杯紅酸梅冰,或是馬來西亞道地的JAROK(一種類似紅豆冰的飲品),特別是光餅加上酸梅冰,可說是百吃不厭。

  由於店家離我們家有好一段距離,搭公車非常不方便,所以每次都是媽媽開車帶我們去。就算後來我也學會開車了,還是要媽媽載我們去,因為那裡很難停車,但媽媽無論如何都有辦法把車停好。

  那年我從香港畢業,一票同學到我們小福州畢業旅遊,媽媽來回兩趟才把所有同學送到那個光餅店家。光餅老闆娘與媽媽很熟,看見我們這麼多人來,再聽見大家說著粵語,就很興奮的與大夥兒攀談起來,還把好久以前去香港觀光的照片找出來給我們看。自從那次之後,光餅老闆娘每次見到我與媽媽去吃光餅,都會叫我「香港小姐」。

  每一次,如果我放假返家超過一天以上,媽媽都喜歡提議去吃光餅。除了喜歡吃,我更喜歡回味那種跟著媽媽、依賴媽媽帶我們上街的感覺。

  後來媽媽生病,先是切除了右腳,後來左半邊中風,我們就再也沒有一起出去吃過光餅。再後來,媽媽忽然去世,那一天,我遠在中國大西北。

  媽媽去世之後,有一天我與爸爸再去那家店吃光餅。吃的時候,我們都不怎麼說話,似乎都刻意不去觸及那個很痛的地方。光餅老闆娘見到我們,問候我們媽媽好不好。我們告訴她,媽媽去世了。她聽了極其訝異,簡直不可置信,眼睛也馬上紅了。然後說了一堆「可憐啊!」「可惜啊!」之類的話,臨走前還抓了一把糖果與陳皮梅給我。

  也是在那一天,我才知道媽媽中風期間,最疼愛媽媽的爸爸仍常帶她去那兒吃光餅;爸爸永遠是媽媽的開心果,愛護的泉源。

  不久前放暑假,我再與爸爸去吃光餅。老闆娘見到我們,還是不斷說著媽媽很可憐,以及可惜這麼年輕就去世。那一天,我看見一包餅乾,不知道叫什麼名堂,只知道以前與媽媽去的時候,都會買一包回家,那天我也買了一包。臨走前,光餅老闆娘照樣塞了一大把梅子給我們。我吃下與帶走的,不只是那些食物,還有光餅老闆娘的一分情與一分心。

  光餅老闆娘的情感表達,在我心中累積了絲絲驚異,她不像別人在我們面前總是說東言西,極力避開談及媽媽,連我那共進退五年的同事,也是「靜默是金」;但光餅老闆娘每次見到我們,總是很自然的、直接提起媽媽。很多人甚至叫我們「忘記過去,努力面前」,不要想太多「過去」的事情;但是光餅老闆娘總是提醒我們有一個媽媽,一個連她都憐惜與不捨的媽媽。

  原來,在我們面前直接談及我們所想念、心中所傷痛的人,是那麼重要與珍貴,這讓我們知道,有人與我們一樣思念媽媽,有人與我們一樣捨不得媽媽,有人與我們一樣那麼愛媽媽。

  是的,從來沒有人主動對我們說:「談談妳媽媽是一個怎樣的女人吧!」如果有,肯定會談到流淚,但也肯定會感動到心窩裡去。

  原來,看似簡單的「直接提起媽媽」,也可以難如登天。是不是因為我們都習慣了對「死亡」與「苦難」視若無睹?還是我們對這兩個應該是生活中最親密的朋友,卻感到太陌生,以致我們從來不懂得如何與它們相處?

  我真喜歡光餅老闆娘。她是那麼自然坦率、直接表達對媽媽的感情,彷彿代表我們說出許多被壓抑的、赤裸裸的心聲,也表達了對我們的感同身受。這讓人間,添上一分原始的溫情與窩心。

  以前是媽媽帶著我們去找光餅老闆娘;現在我們去,卻是想去尋找那分媽媽的感覺──因為在那兒,媽媽是活的,是不需要避諱與隱藏的。

台灣宇宙光雜誌2007年5月精選:媽媽的心──光餅老闆娘

台灣宇宙光雜誌2007年5月精選:媽媽的心──光餅老闆娘

文/盧美玲(寄自馬來西亞)

前言:
  我真喜歡光餅老闆娘。她是那麼自然坦率、直接表達對媽媽的感情,彷彿代表我們說出許多被壓抑的、赤裸裸的心聲,也表達了對我們的感同身受。這讓人間,添上一分原始的溫情與窩心。

內文: (第一段是原文,藍色字是經過雜誌所修改)
  光餅是我們小福州有名的食品之一,直徑大約五公分的一個小圓餅,應該是烘製的,上面撒著芝麻,咬起來很有韌力。
  光餅是我們小福州有名的食品之一,直徑大約五公分,上面撒著芝麻,咬起來很有勁。

  印象中似乎是從小,媽媽就喜歡開車帶著我們去光顧中華路的光餅店家,那是幾十年的老字號了。老闆娘把光餅浸在五香肉湯中一陣子,再挾上肉片,嚼起來軟中帶硬,恰是讓人吃了一次還想再去吃。
  印象中,媽媽總是開車載我們去中華路的光餅店家,那是幾十年的老字號了。老闆娘把光餅浸在五香肉湯中,再夾上肉片,嚼起來軟中帶硬,讓人吃了一次還想再去。

  每次到那兒吃光餅,總會再叫一杯紅酸梅冰,或者是我們地道的JAROK,一種類似紅豆冰的飲品。特別是光餅加上酸梅冰,可説是百吃不厭。
  每次到那兒吃光餅,總會再叫一杯紅酸梅冰,或是馬來西亞道地的JAROK(一種類似紅豆冰的飲品),特別是光餅加上酸梅冰,可說是百吃不厭。

  由於那個店家離開我們家有好一段距離,而且搭公車也是非常不方便,所以每次都是媽媽開車帶我們去。就算後來我也開車了,還是要媽媽帶我們去,因為那個地方停車很不容易,但媽媽無論如何都有辦法把車停好。
  由於店家離我們家有好一段距離,搭公車非常不方便,所以每次都是媽媽開車帶我們去。就算後來我也學會開車了,還是要媽媽載我們去,因為那裡很難停車,但媽媽無論如何都有辦法把車停好。

  那年我從香港畢業回家,一班同學也去我們那兒畢業旅遊。媽媽開了兩趟汽車才把所有的同學送到那個光餅店家。光餅老闆娘與媽媽很熟,看見我們這麼多人來,再聽見大家説著粵語,就很興奮的與我們大夥兒攀談起來,還把好久以前在香港觀光的照片找出來給我們看。自從那次之後,光餅老闆娘每次見到我與媽媽去吃光餅,都會喊我香港小姐。
  那年我從香港畢業,一票同學到我們小福州畢業旅遊,媽媽來回兩趟才把所有同學送到那個光餅店家。光餅老闆娘與媽媽很熟,看見我們這麼多人來,再聽見大家說著粵語,就很興奮的與大夥兒攀談起來,還把好久以前去香港觀光的照片找出來給我們看。自從那次之後,光餅老闆娘每次見到我與媽媽去吃光餅,都會叫我「香港小姐」。

  每一次,如果我有超過一天的假期在家,媽媽都喜歡提議去吃光餅。媽媽喜歡吃,我也喜歡吃。除了喜歡吃,可能更回味那種跟著媽媽,依賴媽媽帶我們上街的感覺。
  每一次,如果我放假返家超過一天以上,媽媽都喜歡提議去吃光餅。除了喜歡吃,我更喜歡回味那種跟著媽媽、依賴媽媽帶我們上街的感覺。

  後來,媽媽開始生病,先是切除了右腳,後來左身中風。我們,沒有再一起出去吃過光餅。再後來,媽媽忽然去世了,那一天,我遠在中國大西北。
  後來媽媽生病,先是切除了右腳,後來左半邊中風,我們就再也沒有一起出去吃過光餅。再後來,媽媽忽然去世,那一天,我遠在中國大西北。

  媽媽去世之後,有一天,我與爸爸再去那店家吃光餅。吃著的時候,我們都不怎麼說話,似乎都刻意不去觸及那個很痛的地方。不久,光餅老闆娘見到我們,問我們媽媽好不好。我們告訴她,媽媽去世了。她聽了感到極其訝異與不可置信,眼睛也馬上紅了。然後,説了一堆可憐啊可惜啊之類的話。臨走前,她抓了一把糖果與陳皮梅塞給我。
  媽媽去世之後,有一天我與爸爸再去那家店吃光餅。吃的時候,我們都不怎麼說話,似乎都刻意不去觸及那個很痛的地方。光餅老闆娘見到我們,問候我們媽媽好不好。我們告訴她,媽媽去世了。她聽了極其訝異,簡直不可置信,眼睛也馬上紅了。然後說了一堆「可憐啊!」「可惜啊!」之類的話,臨走前還抓了一把糖果與陳皮梅給我。

  也是在那一天,我才知道,在媽媽中風期間,最疼愛媽媽的爸爸仍然帶媽媽去到那兒吃光餅;爸爸總是媽媽的開心果,以及愛護的泉源。
  也是在那一天,我才知道媽媽中風期間,最疼愛媽媽的爸爸仍常帶她去那兒吃光餅;爸爸永遠是媽媽的開心果,愛護的泉源。

  不久前放暑假的時候,我再與爸爸去吃光餅。老闆娘見到我們,還是説媽媽很可憐,以及可惜這麼年輕就去世。那一天,我看見一包餅乾,不知道叫甚麼名堂,只知道以前與媽媽去到那兒,很多時候都會買一包回家,那天我也買了一包。臨走前,光餅老闆娘照樣塞了一大把的梅子給我們。我吃下與帶走的,不止是那些食物,還有光餅老闆娘的一份情與一份心。
  不久前放暑假,我再與爸爸去吃光餅。老闆娘見到我們,還是不斷說著媽媽很可憐,以及可惜這麼年輕就去世。那一天,我看見一包餅乾,不知道叫什麼名堂,只知道以前與媽媽去的時候,都會買一包回家,那天我也買了一包。臨走前,光餅老闆娘照樣塞了一大把梅子給我們。我吃下與帶走的,不只是那些食物,還有光餅老闆娘的一分情與一分心。

  光餅老闆娘的情感表達在我心中累積了絲絲驚異,她不像別人在我們面前總是說東言西,卻極力避開談及媽媽,連我那共進退五年的同事,對我們也從來都是「靜默是金」;但光餅老闆娘每一次見到我們的時候總是很自然的、直接的提起媽媽。
  光餅老闆娘的情感表達,在我心中累積了絲絲驚異,她不像別人在我們面前總是說東言西,極力避開談及媽媽,連我那共進退五年的同事,也是「靜默是金」;但光餅老闆娘每次見到我們,總是很自然的、直接提起媽媽。很多人甚至叫我們「忘記過去,努力面前」,不要想太多「過去」的事情;但是光餅老闆娘總是提醒我們有一個媽媽,一個連她都憐惜與不捨的媽媽。

  原來,在我們面前直接談及我們所想念,心中所傷痛的人,是那麼重要與珍貴。這讓我們知道,有人與我們一樣思念媽媽,有人與我們一樣捨不得媽媽,有人與我們一樣那麼愛媽媽。
  原來,在我們面前直接談及我們所想念、心中所傷痛的人,是那麼重要與珍貴,這讓我們知道,有人與我們一樣思念媽媽,有人與我們一樣捨不得媽媽,有人與我們一樣那麼愛媽媽。

  是的,從來沒有人主動對我們提出説,不如談談你媽媽是一個怎樣的女人。如果有,肯定會談到流淚,但也肯定會感動到心窩裡去。
  是的,從來沒有人主動對我們說:「談談妳媽媽是一個怎樣的女人吧!」如果有,肯定會談到流淚,但也肯定會感動到心窩裡去。

  原來,看似簡單的「直接提起媽媽」,也可以難如登天,這是不是因為我們都習慣了對死亡與苦難視若無睹?還是我們對死亡與苦難,這兩個應該是生活中最親密的朋友,卻是感到太陌生,以致我們從來不懂得與它們相處?
  原來,看似簡單的「直接提起媽媽」,也可以難如登天。是不是因為我們都習慣了對「死亡」與「苦難」視若無睹?還是我們對這兩個應該是生活中最親密的朋友,卻感到太陌生,以致我們從來不懂得如何與它們相處?

  說起來,還真喜歡光餅老闆娘。她是那麼自然坦率直接的表達對媽媽的感情,彷佛代表我們說出了許多被壓抑的、赤裸裸的心聲,也表達了對我們的感同身受。這讓人間,添上一份原始的溫情與窩心。
  我真喜歡光餅老闆娘。她是那麼自然坦率、直接表達對媽媽的感情,彷彿代表我們說出許多被壓抑的、赤裸裸的心聲,也表達了對我們的感同身受。這讓人間,添上一分原始的溫情與窩心。

  以前是媽媽帶著我們去找光餅老闆娘;現在我們去,可能是想尋找那份──媽媽的感覺,因為在那兒,媽媽是活的,是不需要避忌與隱藏的。
  以前是媽媽帶著我們去找光餅老闆娘;現在我們去,卻是想去尋找那分媽媽的感覺──因為在那兒,媽媽是活的,是不需要避諱與隱藏的。

星期三, 4月 18, 2007

心情

  GJ來電;為著他為我所操的心,心裡深深感動。掛上電話之後,心情卻不知怎的,掉了下來。PI說,是否因為「攪動了已沉澱的茶葉」?啊,想想也的確是的。
  那是小M子說的「一杯茶,當茶葉已聚在杯底,便不要再攪起茶葉,否則要喝之時便很麻煩。」提起不開心的往事,心情受到波動,其實是難免的。然而波動,也未必全無意義。
  在絕望、希望、盼望、期望、冀望、奢望、失望、無望中掙扎求存;總有很多意想不到的事情,以意想不到的方式上台。這是額外的驚喜,是罪人不配有的。幸好,舞台的主體永遠是神,不是人;最終的評價,也是在於神。人,無論心情如何,將繼續踏實的走下去,活好自己。

星期二, 4月 10, 2007

與自己和諧

作者:盧美玲,刊登於台灣宇宙光

  可能從小缺乏父母言語上的肯定與鼓勵,內心對自己的接納總是差那麼一點點,導致我追求完美,以為一定要成為十全十美的孩子,才能得到別人的接納與喜愛,更以別人的接納作為自我接納的先決條件。

  媽媽去世後,爸爸說了很多他們年輕時的事蹟,我則近乎瘋狂的追尋與思索她的人生種種,希望把她的生命與智慧刻劃在文字中,世世代代流傳下去。想不到竟然有意外的收穫:透過這一切,父母彷彿重新介入我的生命,他們也在我的成長歷程中重新走過。

  爸爸是一個剛柔並濟的男子漢,他的正義感與銳利的眼神,常使人對他又敬又懼;但他對我們這個家、還有媽媽,卻負上完全的責任,付出最大的溫柔與愛護。

  媽媽從福州家庭嫁到興化家庭,很快就可以講一口完全沒有福州腔的興化話,除了頭幾年與爸爸在木山之外,她一直是一個人撑住這個家,照顧我們三姊弟,並忍受祖母的脾氣與挑剔。媽媽有過人的耐心,也因為她忍耐寡言,凡事不為自己辯解,以及尊重每個人,我們家才得以保存。

  看見爸媽這樣的生命,再對照自己成長的缺陷與黑暗,我的生命彷彿經歷一場洗禮。不過,我仍是我,我的優點與缺點依舊存在;但與自己卻越來越靠近,越來越和諧了。

  從小因著他人的影響與教導,導致我以為只要否認、逃避,或以更高的意義去詮釋負面的經歷,就可以締造更完美的人生。然而當我重新從爸媽的言行學作人的時候,我才看見由缺憾、黑暗、污點、失敗等拼湊起來的人生,才能襯托生命的美與可貴,也展示出平衡與踏實的人生。所以,我應該接受並與所有的不喜歡、不完美相處,並將它們擺放在適當的位置,不過於批判與苛責,生命自然就能回歸平凡與和諧。

  踏實面對人性的陰暗面,承認心裡的不安與恐懼,接受對人生的不滿與困惑──與自己和諧,就由此開始。

青春痘的啟發

作者:盧美玲,刊登於台灣宇宙光

  許久以來,我努力的要把信念化為行動,其中一個從未動搖的信念就是──人的內涵比外貌重要。

  青春期的時候,我的臉上布滿痘痘;可是,我從來不為此煩惱。因為我堅信,臉上的痘痘不損我內心的忠誠,也不減我的可愛。雖然身邊的人急得如熱窩上的螞蟻,怕我將來嫁不出去!但我卻自得其樂,常常告訴自己,要是有人在我最醜的時候,對我說「我喜歡妳」,那一定是真心的,哈!

  向來,我不太善於打理自己的外貌,卻時常聽到別人的讚美,諸如:妳的眉毛很美啦、眼睛很美啦、笑容很甜啦、聲音很甜啦……,只要是好聽的,我當然照單全收。反正,我早就堅信也堅行──內涵比外貌重要。人只看得到外貌,可是上帝能看透人的最深處。

  直到有一天,我的堅持遇到挑戰。那天,好友帶我去做臉。哇!那可是學生時代的玩意兒,好久沒碰了。由此可以想見,那位美容師需要多麼賣力地清理我的臉蛋。事後,臉上自然是一片片的「紅痕」。

  糟糕!我們還要去逛街買東西耶!可是,這麼難看的臉蛋要往哪兒放?心裡好掙扎啊!

  忽然想起聖經〈箴言〉中的一段話:「要持定訓誨,不可放鬆;必當謹守,因為她是你的生命。」真理是真金不怕火煉的。好吧,我一定要謹守,不放鬆那美好的訓誨。於是,就若無其事、開開心心的逛街去了。

  我也終於明白,為什麼遵守上帝的教導而行「是你的生命」。原來,建造內在的崇高價值觀,可以超越變幻無常的外在環境,甚至可以幫助自己有力量面對各樣遭遇。若是本末倒置,麻煩就大了。只要人能謹守真理,就不必擔心他走上不歸路。

  我唯一感到納悶的是:為什麼那天的路人,並沒有如我所料的對我投以異樣眼光呢?

星期三, 4月 04, 2007

友。情

  中學同學們頻密的依貓兒往來,常會爆發不少的笑料;這為低潮的生活,增添了好些色彩。  

  當年的阿妹仔、阿哥仔,現在都是叔叔阿姨了。十多年了,相信大家都有很多故事,各種各樣的故事,各故事各精彩。我們還能保持這份情誼,真的很難得,很珍貴。  

  無論我們現在的形象職分是什麼,我相信,只要我們聚首在一起,就可以拋開一切枷鎖顧忌,痛痛快快的笑鬧一場。因為,老同學之間,是不會有利益衝突或勾心鬥角的。我們有的,是傻氣,是天真,是單純。  

  最近,好些朋友都為我憂心,很希望可以為我做些什麼。今天接到Gg的電話,心裡特別感動。還有PI幽默的電郵,讓心情沉重的我立刻哈哈大笑起來。每一位好友,你們都是我掙扎求存的--「必須品」啊。  


  只要有友,有情,活著就有意思。

星期三, 3月 21, 2007

愛驅走憂慮

愛驅走憂慮

今天一位很棒的好姐妹兼傳道人告訴我:「妳漂亮了。」
她的誠摯不需要有一絲懷疑。所以,特別開心歡喜。
當然還有她貼心的問候與關心,真是讓人感到很窩心的。

這幾天都常想起主日那天遇見的一個BB女。大約一兩歲,在路上與她擦身而過。
當時應該是一個女傭抱著她,而我正要走去搭巴士。看見她又圓又大又精靈的眼睛,
忍不住對她發出最迷人的笑容,誰知她竟然馬上回我一個甜絲絲的笑容,
這使我得寸進尺,舉起手對她揮揮道bye bye。然後,我停下腳步,
回頭看看她有甚麼反應。哇!這小娃娃竟然不怕生,更向我的方向看過來,
笑著對我揮手且説著bye bye。
這簡直讓我快樂的差點在回頭走路的時候撞到柱子。
哎,當時應該再給她一個big fly kiss嘛,怎麼給忘了?哎呀!

由此可見自己是多麼膚淺,很在意人家的回應。
所以,要是被瘋狗亂咬,第一時間的回應就是──尖牙馬上長出來。
但後來想想,若是那樣,自己豈不變成同類?
所以,多回應好的、正常的、建設性的、帶著真理的回應;
至於那些帶著個人私意或肆意的瘋言瘋語,希望練得百毒不侵,沉默是金。

早上在渡輪上隨船搖擺睡得糊里糊塗,有一刻整個頭向後大力向下「墜」了一下,
嚇得馬上清醒。後來又經歷了幾個小時的焦慮,但天父差了好幾個天使帶來不同層面的安撫。
在飯堂的時候,學妹幽了我一默,但在大庭廣眾,扮斯文忍著不敢哈哈大笑。
AW告訴我,當她生第二個孩子的時候,差點死掉。也就在那生死之間,
她重新看見生命的輕重排位,原來不是even的,家人的位置是很重要很重要的,
整個人生觀、生命觀、價值觀、工作觀,都完全改變了。
接著是當年的那個小男生,真的找出多年前的照片給我們看,當年我們都那麼年輕;
看著他的年輕與活力,還有充滿信心與盼望的剛勁,焦慮都要暫停一下。
然後還有MY貼心的關心愛護。最後,原來那些焦慮是虛驚一場。
最後的最後,握握好友的手掌時,好想哭出來;失去了表揚他的機會,請打我一拳。

更奇妙的是,那些焦慮,竟都化成了片片落葉,隨著秋意,在風中翩翩紛飛……

星期三, 2月 07, 2007

串串激動

●★●★●★●

【1】大前晚親戚們在大姨家吃飯.長年在外,我與他們應該最不熟悉.說得上熟悉的,可能只有最小阿姨的三個孩子.那天晚上,他們三個見到我們都喊表姊.說是在的,聽到還真感到彆扭,因為我們表兄弟姊妹之間,向來以名字互稱.不知道是否因為媽媽與最小阿姨是最親近的,所以要她的孩子喊我們表姊.

後來回家還一直想起他們所喊的「表姊」,感覺竟有點激動.
當晚最小阿姨問起媽媽去世一週年會否有感恩禮拜(我想那應該不是叫感恩禮拜,阿姨的意思是會否有一些記念的活動吧),說的時候,眼睛還紅紅的.我想,阿姨的激動仍是強烈的.


●★●★●★●

【2】昨天早上去某教會參觀.聽道的時候,老毛病發作,心中對講道諸多批評,甚至埋怨她在浪費數百人的時間,怎麼不好好講道而在教主日學呢(若是教主日學,解經不錯,內容也挺豐富).

心裡正在咭哩咕嚕的時候,整個教會忽然間停電.但那位很年輕的女傳道, 她把麥克風放下,繼續從容的講下去...... 激動,還有輕輕的佩服.因為想想如果是自己,應該不會這麼從容,特別是自己的 聲量一直都比較弱,向來都很依賴麥克風......

●★●★●★●

【3】我們在教會的刊物刊登了一則追思:

我們最親愛最思念的林光鳳(愛妻 母親)安睡主懷一週年深切念掛(忌日:22.08.2004)
您的離去,我們心痛難以言說, 然而您對上帝到底的信靠、您對生命勇敢的承擔、您對家人愛心的守護,一直是我們活著的驕傲與力量. 十字架,是我們一家永遠的避難所.
愛您的夫君、兒、女
仝追思


●★●★●★●

【4】主日敬拜之後,與家人一起去吃早餐.竟然在那咖啡店遇到三舅母以及表弟們.見到他們是激動的.幾年前,忽然收到消息,說三舅在木山遇到意外去世.三舅最像外公,性格很沉靜.順帶一提,媽媽也是姊妹中排行第三的.

一直都有想過要去探望三舅母他們,但總是感到怯步、不自在、害羞.可能一向實在很少來往.但昨天早上,難得主動的與舅母以及表弟閒話幾句.激動以外,還有一些開心.

●★●★●★●

【5】他問,收到了嗎?那是我目前僅有的財產的一半了.他說,謝神,別謝我.
這樣的激動,讓我想起了撒該說「我把所有的一半給窮人」.


●★●★●★●

【6】昨天在報紙讀到一篇文章,介紹了瑪莉蓮.羅賓遜所寫的《管家》(Housekeeping).
文章的題目是「基督之地.安靜之書」,作者是黎紫書,文章的最後兩句讓我感到激動:「也只有虔誠的她,才能24年默默孕育一部安靜的小說(中國人說十年磨一劍,原來已算急躁),並且被西方文壇尊爲『療傷之書』.」 全文可參: 
http://mag.sinchew-i.com/scgc/index.phtml?vol=20050814&sec=A67

好書未睹未讀,心卻已被激勵.感動.自己就是急躁之人,常不能忍受被冤枉與誤解.那兩句話,遠勝「千言萬語」啊.

●★●★●★●

【7】昨天下午,祖母參加的查經班弟兄姊妹來探訪.他們的目的是希望我爸爸也去參加查經班,他們說,這樣靈命才會進步.但爸爸剛好上街去了.幾個人坐在那兒,大家都不知道再談甚麼才好的樣子,我更是渾身不自在.心想怎麼有那麼爛的所謂探訪.後來他們例行禱個告就走了.

後來想想,我怎麼不懂得告訴他們,我爸爸最需要的是關心,閒話家常的關心,而不是「邀請」他去查經班的「關心」.爸爸需要朋友,天南地北的朋友,而不是只要他去參加教會活動的「朋友」.這個激動,還有衝動,可惜當時都表達不來......

●★●★●★●

【8】那些人走後,我繼續清潔樓上的地方.有一個籃子,裡面有很多舊衣服.沒想到還有媽媽的舊衣服......忍不住拿起來,嗅了一嗅......

曾經以爲媽媽的去世將是我心中無底的痛傷;曾經擔心自己的淚水,永遠也流不盡;無論我怎麼哀慟;無論我寫了多少文字;無論我哭了多少回,當時哭到隔壁房的同學都清晰可聞;無論我怎麼自我安撫;無論我怎麼自圓其說;無論輔導有多少自以為是的分析; 沒有一樣東西能醫治這個無底坑.我本以爲,這個激.這個動,將是永無盡期.

一直到自己經歷了內在醫治.一位優秀的,有生命力的,有智慧的,有耶穌心腸的傳道人,同時也是一位負傷的治療者,神使用她,幫助我補好了撕的四分五裂的傷口.靠的不是別的, 就只靠耶穌基督與祂的十字架.

●★●★●★●

【9】那幾年,看著他穩健的成長,他有自己的風格,對真理很認真,對人很誠懇,對事奉很投入,在學業上一直頂呱呱.沒想到他來到這裡與女友家人會面;我錯失了與帥哥見面暢談的機會.

透過發短信聊聊近況,問他會否拿到碩士(或我對他所期待的博士)之後,在外邊發展. 哪知他的短信說「......還記得我初去西馬時你送我《青出於藍》裡有一卡寫著『學成請歸來』嗎? 這些年我沒想過在外面發展,無論如何都是家鄉好......」

已經忘記自己寫過這樣的一張卡.但知道的時候,心裡頭還真是有那麼一點點激動啊.

星期二, 1月 30, 2007

盧美玲1998-2005年刊登文章

1998年刊登文章
1999年刊登文章
2000年刊登文章
2001年刊登文章
2002年刊登文章
2003年刊登文章
2004年刊登文章
2005年刊登文章

盧美玲2005年刊登文章

01. 化咒詛為祝福  台灣宇宙光雜誌【心動時刻】1月/2005
02. 與媽媽說再見  星洲日報【星座】11.06.2005
03. 媽媽的相簿  星洲日報【星座】11.06.2005
04. 媽媽是幸福人  星洲日報【星座】11.06.2005
05. 最好的事  星洲日報【星座】11.06.2005
06. 帶著媽媽的堅毅活下去  星洲日報【星座】11.06.2005
07. 別了媽媽後  星洲日報【星座】11.06.2005
08. 天堂或地獄  台灣宇宙光雜誌【三段錦】9月/2005

盧美玲2004年刊登文章

01. 信心   台灣宇宙光雜誌【心動時刻】2月/2004
02. 感激  台灣宇宙光雜誌【三段錦】6月/2004
03. 吉爾吉斯風情  台灣宇宙光雜誌【三段錦】7月/2004
04. 讓我來抱妳  星洲日報【生活露台】07.08.2004
05. 輪椅與愛的手  星洲日報【生活露台】21.08.2004
06. 香茶天使  台灣宇宙光雜誌【三段錦】9月/2004
07. 半夜的天使  星洲日報【生活露台】
08. 讓我來抱妳  台灣宇宙光雜誌【三段錦】11月/2004
09. 別了媽媽後  星洲日報【生活露台】22.12.2004

盧美玲2003年刊登文章

01. 普通話  星洲日報【生活露台】11.01.2003
02. 請戴口罩  星洲日報【生活露台】05.04.2003
03. 我們來自同一個故鄉  星洲日報【生活露台】05.04.2003
04. 我的中國傳統──寫在冬至  星洲日報【生活露台】12.02.2003
05. 咫尺天涯  星洲日報【生活露台】19.04.2003
06. 另類Sars  星洲日報【生活露台】03.05.2003
07. 手機與埃及  星洲日報【生活露台】04.10.2003
08. 埃及文化漫談  星洲日報【生活露台】29.11.2003
09. 龜苓膏  台灣宇宙光雜誌【心動時刻】11月/2003
10. 香茶大使  星洲日報【生活露台】13.12.2003
11. 人情世故新詮釋  星洲日報【生活露台】27.12.2003
12. 美麗的誤點  台灣宇宙光雜誌【心動時刻】12月/2003

2002年刊登文章

01. 啊!流星  星洲日報【生活露台】23.02.2002
02. 美麗昨日  星洲日報【生活露台】23.03.2002
03. 人活著需要讚美  台灣宇宙光雜誌【三段錦】1月/2002
04. 倫敦巴黎交匯之遇  星洲日報【生活露台】06.04.2002
05. 巴黎羅浮宮   星洲日報【生活露台】20.04.2002
06. 我的香榭大道  星洲日報【生活露台】09.05.2002
07. 不過一句對不起  星洲日報【生活露台】18.05.2002
08. 她的手  星洲日報【生活露台】01.06.2002
09. 老牛   星洲日報【生活露台】24.08.2002

2001年刊登文章

01. 安穩在愛中  南洋商報11.01.2001
02. 喚醒起初的愛  星洲日報【生活露台】13.01.2001
03. 新年新衣  星洲日報【生活露台】27.01.2001
04. 喚醒起初的愛  南洋商報01.02.2001
05. 聽!那聲音  南洋商報22.02.2001
06. 意外的意外  南洋商報08.03.2001
07. 不敢接受的禮物  南洋商報08.02.2001
08. 最富有的人  星洲日報【生活露台】24.03.2001
09. 心滿意足  南洋商報29.03.2001
10. 有生之日  南洋商報19.04.2001
11. 搬家  南洋商報26.04.2001
12. 宴席恩怨  星洲日報【生活露台】28.07.2001
13. 你一點都沒有變  光華日報01.07.2001
14. 大夢初醒  星洲日報【生活露台】25.08.2001
15. 養壺  星洲日報【生活露台】08.09.2001
16. 咖啡的咒語  星洲日報【生活露台】23.09.2001
17. 我們在吉爾吉斯  星洲日報【生活露台】06.10.2001
18. 吉爾吉斯風情  星洲日報【生活露台】17.11.2001
19. 你一點都沒有變  星洲日報【生活露台】01.12.2001

2000年刊登文章

01. 正月1日的承諾  星洲日報【生活露台】01.01.2000
02. 認真拼到底  星洲日報【生活露台】08.01.2000
03. 愛情的魔力  台灣宇宙光雜誌【三段錦】1月/2000
04. 聲音  馬來西亞日報【文藝】05.01.2000
05. 愛與痛  馬來西亞日報【文藝】12.01.2000
06. 愛美的代價  星洲日報【生活露台】15.01.2000
07. 規則  星洲日報【生活露台】22.01.2000
08. 感動  馬來西亞日報【文藝】19.01.2000
09. 有補未必有習  星洲日報【生活露台】29.01.2000
10. 人要衣裝  馬來西亞日報【文藝】09.02.2000
11. 那個矮冬瓜  馬來西亞日報【文藝】08.02.2000
12. 愛情是甚麼?  星洲日報【生活露台】12.02.2000
13. 拜年  星洲日報【生活露台】19.02.2000
14. 你還是堅持原來的樣子嗎? 星洲日報【生活露台】26.02.2000
15. 廣東話  馬來西亞日報【文藝】16.02.2000
16. 上樑不正下樑歪  星洲日報【生活露台】04.03.2000
17. 絕不按喇叭  星洲日報【生活露台】11.03.2000
18. 情何以堪  星洲日報【生活露台】18.03.2000
19. 用心  星洲日報【生活露台】25.03.2000
20. 搖動生命中的寶盒  星洲日報【生活露台】02.04.2000
21. 今天真棒,不是嗎?  星洲日報【生活露台】08.04.2000
22. 愛是凡事相信  星洲日報【生活露台】15.04.2000
23. 行山  星洲日報【生活露台】22.04.2000
24. 寄望下一代  星洲日報【生活露台】29.04.2000
25. 送飯  星洲日報【生活露台】06.05.2000
26. 請給母親們一個最真的愛  星洲日報【生活露台】13.05.2000
27. 人中人  星洲日報【生活露台】20.05.2000
28. 你把快樂交給誰?  星洲日報【生活露台】03.06.2000
29. 只要說「謝謝」就好  星洲日報【生活露台】10.06.2000
30. 香芋美人  台灣宇宙光雜誌【三段錦】6月/2000
31. 有甚麼好誇的?  星洲日報【生命樹】21.06.2000
32. 父親的無價之寶  星洲日報【生活露台】24.06.2000
33. 台前台後  星洲日報【生命樹】16.07.2000
34. 耶穌真的復活了嗎?  光明日報16.04.2000
35. 寶貝的像豬一樣  星洲日報【生活露台】22.07.2000
36. 是「學」還是「改」?  台灣宇宙光雜誌【三段錦】7月/2000
37. 蝦之戀  星洲日報【生活露台】29.07.2000
38. 人看人  星洲日報【生命樹】30.07.2000
39. 祖母的1和2  台灣宇宙光雜誌【心動時刻】8月/2000
40. 沒有90分就關在廁所  星洲日報【生活露台】05.08.2000
41. 爸爸,請不要動手  星洲日報【生活露台】19.08.2000
42. 龜苓膏  星洲日報【生活露台】26.08.2000
43. 危機意識零蛋  星洲日報【生命樹】30.08.2000
44. 愛情至上  星洲日報【生命樹】24.09.2000
45. 康河撐篙  星洲日報【生命樹】21.10.2000
46. 對生命行個禮  星洲日報【生活露台】18.11.2000
47. 巴黎凱旋門  南洋商報23.11.2000
48. 不過一句對不起  南洋商報02.11.2000
49. 耶誕的客人  南洋商報21.12.2000
50. 失落的草莓  南洋商報07.12.2000
51. 都是耳屎惹的禍  南洋商報14.12.2000
52. 自然錯不了  南洋商報14.12.2000

1999年刊登文章

01. 一生一死  星洲日報【生活露台】06.02.1999
02. 那年情人節  星洲日報【生活露台】13.02.1999
03. 花與天使  星洲日報【生活露台】27.02.1999
04. Are You OK?  星洲日報【生活露台】06.03.1999
05. 信念  星洲日報【生活露台】13.03.1999
06. 神聖的任務  星洲日報【生活露台】20.03.1999
07. 夢幻愛情  星洲日報【生活露台】27.03.1999
08. 成全  星洲日報【生活露台】03.04.1999
09. 飲茶  星洲日報【生活露台】10.04.1999
10. 花與天使  台灣宇宙光雜誌【心動時刻】4月/1999
11. 很不習慣  星洲日報【生活露台】17.04.1999
12. 總是可以克服的  星洲日報【生活露台】01.05.1999
13. 喜與笑  星洲日報【生命樹】05.05.1999
14. 我們最後,但我們誠實  星洲日報【生活露台】08.05.1999
15. 一個人的日子  來西亞日報12.05.1999
16. 非一般的香港人  台灣宇宙光雜誌【雲彩集】5月/1999
17. 未曾擁有,何來失去?  星洲日報【生活露台】22.05.1999
18. 冬天一定會過去  星洲日報【生活露台】29.05.1999
19. 他是傾盡全力的  星洲日報【生活露台】06.06.1999
20. 愚妄VS智慧  星洲日報【生命樹】16.06.1999
21. 謹守訓誨保生命  星洲日報【生活露台】26.06.1999
22. 管教  星洲日報【生命樹】30.06.1999
23. 爸爸‧魚肝油  星洲日報【生活露台】03.07.1999
24. 哪一條路?  星洲日報【生命樹】04.07.1999
25. 失去的童年  星洲日報【生活露台】10.07.1999
26. 忠心  星洲日報【生活露台】17.07.1999
27. 要到你家來探訪  南洋商報19.07.1999
28. 生死在它的權下  星洲日報【生活露台】24.07.1999
29. 上帝在看  星洲日報【生命樹】25.07.1999
30. 一掌間  星洲日報【生活露台】31.07.1999
31. 霸道的背後  星洲日報【生命樹】11.08.1999
32. 何必賠了自己?  星洲日報【生命樹】18.08.1999
33. 生日  來西亞日報18.08.1999
34. 哪一條路?  星洲日報【生活露台】04.09.1999
35. 感動  星洲日報【生命樹】05.09.1999
36. 化咒詛為祝福  星洲日報【生命樹】12.09.1999
37. 謹守訓誨保生命  馬來西亞日報【文藝】15.09.1999
38. 誰是誰非?  星洲日報【生活露台】18.09.1999
39. 你好不好?  星洲日報【生活露台】18.09.1999
40. 未曾擁有,何來失去?  中國報【精品副刊】06.07.1999
41. 嫉妒  光華日報01.08.1999
42. 死亡  光華日報01.08.1999
43. 遠離惡事  星洲日報【生命樹】22.09.1999
44. 美女  星洲日報【生活露台】25.09.1999
45. 玩火自焚  星洲日報【生活露台】25.09.1999
46. 喜歡與不喜歡之間  台灣宇宙光雜誌【三段錦】8月/1999
47. 全在乎你  星洲日報【生活露台】02.10.1999
48. 是,就說是  詩華日報【彩虹人生】31.08.1999
49. 別讓患難困住你  詩華日報【彩虹人生】14.09.1999
50. 生死在它的權下  詩華日報【彩虹人生】21.09.1999
51. 高尚思想 建立自己  詩華日報【彩虹人生】28.09.1999
52. 一掌間  馬來西亞日報【文藝】29.09.1999
53. 數算日子  南洋商報22.08.1999
54. 是真的,是活的  南洋商報12.09.1999
55. 帥哥  星洲日報【生活露台】09.10.1999
56. 爸爸與魚肝油  台灣宇宙光雜誌【三段錦】9月/1999
57. 成全  台灣宇宙光雜誌【三段錦】10月/1999
58. 忠心  詩華日報【彩虹人生】12.10.1999
59. 我要減肥  星洲日報【生活露台】16.10.1999
60. 心的餘震  星洲日報【生活露台】16.10.1999
61. 年齡差距=幸福保障?  星洲日報【生活露台】23.10.1999
62. 把握時機  詩華日報【彩虹人生】19.10.1999
63. 喜歡與不喜歡之間  星洲日報【生活露台】30.10.1999
64. 雨和傘  星洲日報【生活露台】06.11.1999
65. 螞蟻的智慧  詩華日報【彩虹人生】26.10.1999
66. 狂傲與謙虛  詩華日報【彩虹人生】02.11.1999
67. 「跟班」,請別苦待我們  星洲日報【生活露台】13.11.1999
68. 愛情的魔力  星洲日報【生活露台】20.11.1999
69. 男朋友  星洲日報【生活露台】27.11.1999
70. 遺囑  星洲日報【生活露台】04.12.1999
71. 磨礪  馬來西亞日報【文藝】08.12.1999
72. 憤怒的拳擊聲  星洲日報【生活露台】11.12.1999
73. 心的餘震  台灣宇宙光雜誌【三段錦】11月/1999
74. 成就  星洲日報【生活露台】18.12.1999
75. 要是……那就……  星洲日報【生活露台】25.12.1999
76. 死亡  馬來西亞日報【文藝】29.12.1999
77. 長短髮之戀  中國報25.08.1999

1998年刊登文章

1. 再也圓不了的夢 星洲日報【生活露台】28.11.1998
2. 祖母的1和2   美里日報【砂拉越星座詩社文藝月刊風起】
         08.12.1998
3. 此路不通    星洲日報【生命樹】30.12.1998

星期六, 1月 27, 2007

今天的天使特別多

昨晚睡覺之前,已經感到喉嚨很乾,也有一點點痛。
但不以為意,以為睡醒就會沒事。沒想到,半夜已經給痛醒。
到了早上,整個人感到更不舒服,也爬不起來。

後來勉強爬起來,立刻沖了一包感冒茶。喝了,完全沒有幫助。
心想,可能需要看醫生了。但全身實在不舒服,忍不住又倒下去睡。
同時,也在想要看哪一個醫生。忽然間!!想起上次阿恩來的時候,
特別指給我看某一個醫生的診所地點,就在這裏附近啊。
而且,聽說他對我們這些學生,是不收診金的。
想到這一點的時候,立刻跳了起來,馬上下樓去找這個醫生。

到了診所,護士問我住址,竟然答不出來,可見真的病得有點糊塗了。
探熱之後,原來有一點發燒,100度。一知道有發燒之後,
心理上更覺得病得不輕了。醫生說是喉嚨發炎,感冒,疲累,著我多喝水。

等拿藥的時候,心裡有點緊張,因為錢包裡面只有一百塊,
不知道夠不夠。沒想到,醫生分文不收!買了一點食物,回家。
喉嚨痛得像火燒似的,到家已經沒有耐心吃下那熱騰騰的粥,
胡亂吃了麵包,立刻吃藥。

然後,就倒在床上。很想要睡,卻是一直睡不著,頭與身體,
都痛得四分五裂似的。向來很少生病,更是很久沒有病得要倒在床上。
記得小時候才會病得倒在床上,接著,就特別想念媽媽了,
因為每次都是媽媽開車帶我去針灸(小時候生病非針灸不能康復)。

過了一個多小時,藥力發作,喉嚨就沒那麼痛了。
忽然間,電話響了起來,沒有來電顯示,心想可能是爸爸。
接聽,果然是爸爸。哎呀,心想,千萬不能讓他聽到我的聲音有異樣。
他問我吃午飯了沒有,然後告訴我,他剛剛看到新聞,說有很多卅多歲的人,
因為工作國度操勞而死,囑咐我要多照顧自己的身體。

下午,越睡越感到疲累辛苦,說不出那種不舒服到底是怎麼樣。
不禁想起平時生龍活虎到處走,現在則連老婆婆都不如了。
後來,勉強坐起來,卻沒有精神做任何事情。看了一陣電視,
等時間再吃藥。吃了第二次藥的一個多小時之後,忽然間,
整個頭與臉都發燙,非常的不舒服,心想怎麼會再發燒呢?

這時候,阿怡打電話來,說在他上課之前,會來為我預備晚飯。
然後,死命忍著發燒的不適,等老友上來。好像是過了好久好久,
他終於上來了。給他開門之後,甚麼都不理了,立刻進房倒在床上。
睡了一陣子,燒開始退了。後來,吃了他煮的瘦肉湯米粉、
蔬菜與飯,全身出汗,然後就感到舒服了不少。

然後打電話問醫生,為甚麼我吃了藥會再發燒。
他說可能是還未控制好細菌,叫我吃藥的時候加上必理痛。

為甚麼我要這麼長氣細說今天的種種呢?
其實我想表達的是,為今天感恩,為今天的每一個天使感恩;
天使天天有,但今天的天使特別多。
謝謝阿恩,謝謝吳醫生,謝謝爸爸,謝謝阿怡,謝謝每一位。

星期三, 1月 17, 2007

另類人

昨晚在渡輪遇到同鄉,一路談到九龍,很難得。
一直都覺得與他的家庭背景有所相似,特別是我們都與祖母同住,
以及都有一個有同樣嗜好的弟弟。
一路上,談了好多,有些話不知怎麼説,只有點點頭;
直覺上,對某些內容的觸動,應該也是近似的(當然也可能只是自作多情)。

後來才想起,自己是否問太多東西了。
自從前天MY問我:「我這樣問會否令你難受或很難回答?」之後,
我才有多一絲的醒悟;身邊的友好可以如此體貼,但我怎麼還是一塊石頭。

好友就常説我只顧説自己的東西,說完就想掛電話。
沒有甚麼耐心聽他説,也總是聽不懂他説的東西,
意即沒有意會言中之語,或話中之話。還好他總是以德報怨,
又或覺得朽木有可雕吧,呵呵。

再説與同鄉的談話,他説了一句話讓我印象深刻:「這世界有很多另類的人。」
很喜歡這句話。是的,這世界有很多另類的人。

最近都看到好些對於「超級女聲」的評論,特別是有人提到這東西不可能在港重演,
以及將之比較了外國與本地的一些畸形節目。
很有同感,一個畸形的社會,就難免有畸形的言語與風氣,以及畸形的意識形態與生活。
説得這麼白可能會遭千刀;這樣的感覺或許也是畸形的。畸形人產生畸形社會?
還是畸形社會產生了畸形人?對於一個頭腦簡單的人來説,恐怕更是覺得錯綜複雜了。

再回頭説這世界有很多另類的人。同鄉説他比較欣賞另類的人。其實我也是。
至於如何定義另類的人,或許我們各有不同。
對於我來説,看到一個身體不太好的人,義務又辛苦的跑去養一群牛,很另類。
一個在學術遊戲的世界中,仍然活得很周伯通的人,很另類。
那些在畸形社會中,卻仍然可以那麼純那麼真那麼愛那麼暖的人,更是另類。
或許我想表達的是,那些中流砥柱,並且未必顯眼,默默在實踐真善美的人,
又或是以自己的方式對抗惡慾橫流的人,而他的自我可能就是體現了多數人的夢想的,
就是另類吧。又或者,在畸形社會中稍微沒那麼畸形的人,即正氣一點的人,
也是另類的另類吧。無論如何,能說出這世界有很多另類的人,已是有所另類。

至於自己,喜歡另類,所以,總會在另類的周邊徘徊、呢喃、低語……

星期二, 1月 16, 2007

母親。姓氏。里貫。作家 ~張曉風作品

文章作者:張曉風   書名:《星星都已經到齊了》

母親。姓氏。里貫。作家

  兒子小時,大約三、四歲,一個人到家門口的公園去玩。有人來問他籍貫,他說:「我是湖南人,我妹妹也剛好是湖南人,我的爸爸和爺爺、奶奶都是湖南人,只有我媽媽是江蘇人。」

  他那時大概把籍貫看成某種血型,他們全屬於一個整體,而媽媽很奇怪,她是另類。

  這個笑話在我們家笑了很多次,但每次笑的時候,我都悄悄生疼,從每一吋肌膚,每一節骨骸。

  我有個同學,她說她母親當年結婚時最強烈的感覺便是「單刀赴會」。形容得真是孤淒悲壯,讓人想起:「風蕭蕭兮易水寒,淑女一去兮不復還。」父系中心的社會,結構完整嚴密,容不得女子有甚麼屬於她自己的面目,我的兒子並不知道他除了姓林,也該姓二分之一的張,籍貫則除了是湖南長沙,也包含江蘇徐州。

  母親生養了孩子,但是她容許孩子去從父姓。其實姓甚麼並不重要,生命的傳遞才是重點,正如莎士比亞說的:

  「我們所謂的玫瑰,如果換個名字,不也一樣芳香嗎?」

  可貴的是生命,是內在的氣息,而不是頂在頭上的姓氏或里貫。

  晚明清初,有本書寫得極好,叫《陶庵夢憶》。顧名思義,作者當然應該姓陶。其實不然,作者的名字叫張岱。為甚麼姓張的人卻號陶庵呢?簡單的說,就是作者在從事懷舊的、委婉的書寫之際,不自覺的了解到自己也有屬於母親的、屬於女性的一面。而他的母親姓陶,他就自號「陶庵」。

  也許只要那顆纖細的敏感的作者之心,才會使他向母親的姓氏投靠。

  張岱的情況更特別一些,他是遺民,身經亡國之痛。他勉強活下來,是因為想用餘年去追述一個華美的、消失了的王朝。他渴望為逝去的朝代作見證並盡孝道,大明朝是他的父親,也是他的母親。

  英國出生於二十世紀的劇作家傅萊(寫過The Lady’s not for burning)把自己的姓和宗教,都改成了外婆的,他本姓哈瑞斯,十八歲才改的。

  近代作者中直截了當用筆名來表達皈依母親之忱的便是魯迅了。魯迅原姓周,叫周樹人,與周作人是兄弟,並享盛名。魯迅算是第一個寫現代小說的作者,有趣的是他的小說背景永遠圍繞著魯鎮打轉,「魯」是周樹人母親的姓,他選擇這個姓來作自己的筆名,似乎有意向父系社會的姓氏制度挑戰。一生下來便已被命名為周樹人是他無法抗議的,但當他有機會給自己安排一個新名字,他便選擇姓母親的魯。

  附帶一提的是,魯迅的筆一向辛辣犀利,挖苦阿Q或孔乙己絲毫不留餘地,但他筆下的女性卻在堅苦卓絕中自有其高貴而永恆的刻痕,如華大媽,如夏四奶奶……。

  改姓改得更晚的是台大外文系的黃毓秀,在她改姓母親的姓氏「劉」之前,其實常建議同學叫她「毓秀老師」。

  還有一位在桃園監獄中服刑的年輕人,忽然從「天人菊寫作班」學會了寫作,生命也因而重新翻了一翻,他為自己取了個筆名叫蘇柟,他的理由如下:

    「因為我最最偉大、最親愛的媽媽姓蘇,她常常向我們抱怨,
  家裏三個小孩沒人和她同姓,無人和她同心?每回鬧彆扭,都嚷著
  說,你們這些姓鄭的如何怎樣、怎樣如何的。所以,我的筆名一定
  要和媽媽同姓。」

  作家大概是最容易為母親打抱不平的人,最容易向弱勢母親認同的人。

  當代作家中的余光中,其身分證上法定籍貫雖是福建永春,但他少年時期一向認同的卻是母親的故里,江南煙水之地。

  下一次,當有人問及我們姓氏里貫之際,讓我們──至少在心裏──也承認母親的這一邊姓氏里貫吧!

  ──原載八十八年五月號《台北畫刊》雜誌

星期三, 1月 10, 2007

我中了五百萬

最近沉迷大陸的電視劇,剛剛與爸爸一起追看的是「我中了五百萬」。
平時看的那一台做到一半有多。但昨晚爸爸無意中看到另一個台,
播得竟然是同一個電視劇,而且還是大結局。

話說劇情是一個老實的中年男老師,竟然中了五百萬彩票,
全家人的生活頓時起了大變化。太太繼續買股票;兒子被一個女人慫恿
開公司;女兒遇上一個騙子情人;先生因為幫助舊情人給兒子醫病,
不得已撒謊瞞住太太……

最後,他們失去所有的錢,搬回之前的舊房子居住。
那天晚上他們夫婦在屋外納涼,
先生說:「我們去天堂繞了一圈,現在回到地獄來了。」
太太聽了瞪著他,
先生馬上改口說:「我們去地獄繞了一圈,現在回到天堂了。」

聽了這句話,真想為他鼓掌,真有意思啊。

電視劇通常都少不了誇張。最後的時候,先生竟然又中了五百萬。
但正在看著電視對號碼的時候,彩卷被家裡的狗給咬了吞進肚子。
全家人緊張萬分的想要把狗的嘴巴打開,也有的說要把狗送去醫院剖開肚子。

這時候,先生叫大家冷靜,說:「我們不是沒有過錢,我們有過錢,
但最後我們怎麼樣呢?我們有過錢,但我們沒有態度,我們的態度不對。」
全家人聽了都慚愧得的低下頭來。

最後的最後,那一家人,一起開開心心的,為著每一天的健康快樂而乾杯。

星期六, 1月 06, 2007

2007年刊登文章記錄

2007年刊登文章記錄

01. 人是靠愛而活    星洲日報【星雲版】03.01.2007
02. 對著滿臉豆豆說愛我 香港明報【時代版】05.01.2007
03. 時間與機會     光華日報【百合花版】05.01.2007
04. 在上海街步入2007  星洲日報【星雲版】06.01.2007
05. 風笛詩社
06. 我中了五百萬    詩華日報【文風林版】10.01.2007
07. 怎可說放棄他?   星洲日報【星雲版】15.01.2007
08. 另類人       詩華日報【文風林版】17.01.2007
09. 逗媽媽一笑     香港明報【時代版】19.01.2007
10. 有VS分       光華日報【百合花版】19.01.2007
11. 破鏡重圓      南洋商報【牧羊人】21.01.2007
12. 生活的一部份    星洲日報【星雲版】22.01.2007
13. 今天的天使特別多  詩華日報【文風林版】24.01.2007
14. 每一個人的需要   文橋 1-2月/2007
15. 困難鍛鍊我們健壯  青春路 1月/2007
16. 愛人‧外國人    《青藝》(香港一本為青少年而設的
            文藝雜誌) 1月/2007

17. 五色頭髮的聯想   星洲日報【星雲版】05.02.2007
18. 串串激動      詩華日報【文風林版】07.02.2007
19. 被幸福包圍     衛理報 628期 11.02.2007
20. 活出清澈生命    星洲日報【星雲版】12.02.2007
21. 阿詠        詩華日報【文風林版】14.02.2007
22. 假如時光倒流    星洲日報【星雲版】21.02.2007
23. 恩賜裝滿肚     南洋商報【牧羊人】23.02.2007
24. 未徵得同意的晚餐  光華日報【百合花版】23.02.2007
25. 輕輕牽著你的手   星洲日報【星雲版】27.02.2007
26. 饒恕與健康的關係  青春路 2月/2007

27. 不知不覺愛上了   星洲日報【星雲版】07.03.2007
28. 不可少的只有一件  香港明報【時代版】07.03.2007
29. 人不可單為己而活  光華日報【百合花版】08.03.2007
30. 那把鑰匙叫作信任  衛理報 631期 11.03.2007
31. 找錢        詩華日報【文風林版】14.03.2007
32. 美善改變世界    星洲日報【星雲版】14.03.2007
33. 將困境化成珍珠   星洲日報【生命樹版】18.03.2007
34. 情聚菜市場     聯合日報【竹原版】18.04.2007
35. 把石頭放回河邊   南洋商報【牧羊人】19.03.2007
36. 愛驅走憂慮     詩華日報【文風林版】21.03.2007
37. 人生要奉獻什麼?  星洲日報【星雲版】22.03.2007
38. 只有一個途徑    光華日報【百合花版】22.03.2007
39. 回到受傷之處    香港國度復興報【心靈之窗】25.03.2007
40. 我不知道自己的價值 沙巴華僑日報【溪岸版】25.03.2007
41. 沉澱一份睿智    青春路 3月/2007

42. 你自己有寶庫    星洲日報【星雲版】03.04.2007
43. 友。情       詩華日報【文風林版】04.04.2007
44. 痛苦卻不放棄    光華日報【百合花版】05.04.2007
45. 青春痘的啟發    台灣宇宙光雜誌【三段錦】4月/2007
46. 與自己和諧     台灣宇宙光雜誌【三段錦】4月/2007
47. 永遠孤單的墳墓   衛理報 635期 08.04.2007
48. 呆瓜        詩華日報【文風林版】11.04.2007
49. 蹲在大地上     星洲日報【星雲版】12.04.2007
50. 整容從整心開始   香港明報【時代版】13.04.2007
51. 放屁        香港基督教週報【文林版】15.04.2007
52. 情願死也不願被奪去 南洋商報【牧羊人】16.04.2007
53. 心情        詩華日報【文風林版】19.04.2007
54. 只需伸出一根手指  星洲日報【星雲版】21.04.2007
55.          南洋商報【牧羊人】22.04.2007
56. 親親我,抱抱我   《青藝》(香港一本為青少年而設的
            文藝雜誌) 4月/2007
57. 肉骨茶的味道    青春路 4-5月/2007

58. 光餅老闆娘     台灣宇宙光雜誌2007年5月精選
59. 飯菜        詩華日報【文風林版】02.05.2007
60. 一封來自監獄的信  星洲日報【星雲版】02.05.2007
61. 艱險我奮進,困乏我多情 星洲日報【生命樹版】06.05.2007
62. 爸爸好勇敢     聯合日報【竹原版】06.05.2007
63. 語言混淆      詩華日報【文風林版】09.05.2007
64. 至少要平靜     星洲日報【星雲版】10.05.2007
65. 致夢中媽媽信一封  香港基督教週報【專題版】13.05.2007
66. 敬致我的「信仰母親」 衛理報 640期 13.05.2007
67. 同學        詩華日報【文風林版】16.05.2007
68. 致夢中媽媽信一封  光華日報【百合花版】17.05.2007
69. 不用強顏歡笑    星洲日報【生命樹版】20.05.2007
70. 媽媽的笑容     聯合日報【竹原版】20.05.2007
71. 發,走了      詩華日報【文風林版】23.05.2007
72. 整容從整心開始   星洲日報【星雲版】23.05.2007
73. 放好,重新出發   南洋商報【牧羊人】27.05.2007
74. 雞腿情意結     香港明報【時代版】29.05.2007
75. 老爸本色      詩華日報【文風林版】30.05.2007
76. 將困境化成珍珠   香港關心雜誌創刊號 5月/2007
77. 媽媽的食物     文橋 5-6月/2007

78. 愛情的力量     星洲日報【星雲版】01.06.2007
79. 寫情書       聯合日報【竹原版】03.06.2007
80. 可以大口大口喝水是福氣 星洲日報【星雲版】05.06.2007
81. 人生沒這麼容易完蛋 星洲日報【星雲版】07.06.2007
82. 塞納河旁的傻丫鬟  星洲日報【星雲版】09.06.2007
83. 向著光的方向走   聯合日報【竹原版】10.06.2007
84. 美麗其實很簡單   星洲日報【星雲版】12.06.2007
85. 家人朋友誰重要?  詩華日報【文風林版】13.06.2007
86. 他在木山的日子   光華日報【百合花版】14.06.2007
87. 我以為來不及說愛你 星洲日報【星雲版】16.06.2007
88. 一個男人的故事   香港基督教週報【文林版】17.06.2007
89. 最棒的老爸     聯合日報【竹原版】17.06.2007
90. 眼珠        詩華日報【文風林版】20.06.2007
91. 你叫什麼名?    星洲日報【星雲版】23.06.2007
92. 祖母的眼睛     詩華日報【文風林版】27.06.2007
93. 分辨兩者的智慧   光華日報【百合花版】28.06.2007

94. 愁情盡在別離中   聯合日報【竹原版】1.07.2007
95. 一名天堂過客    星洲日報【星雲版】04.07.2007
96. 一盒紙巾,溫柔與愛 香港基督教週報【牧耕筆談】08.07.2007
97. 聽話        聯合日報【竹原版】08.07.2007
98. 極限        詩華日報【文風林版】11.07.2007
99. 帶一份貼身針情   香港《明報》【時代版】12.07.2007
100. 誰能使壽數多加一刻 聯合日報【竹原版】15.07.2007
101. 以和好化解血腥  南洋商報【牧羊人】15.07.2007
102. 他們倆的真實愛情  衛理報 648期 13.07.2007
103. 祖母的手     詩華日報【文風林版】18.07.2007
104. 一朵小花的故事  光華日報【百合花版】19.07.2007
105. 愛之深,念之切  香港基督教週報【牧耕筆談】22.07.2007
106. 好親戚,好福氣  聯合日報【竹原版】22.07.2007
107. 電影與生活    詩華日報【文風林版】25.07.2007
108. 享受一個豪華早餐 星洲日報【星雲版】26.07.2007
109. 和我分擔憂患   文橋 7-8月/2007

110. 情繫快熟麵    香港《明報》【時代版】04.08.2007
111. 求開闊我們的心靈空間 香港基督教週報【牧耕筆談】05.08.2007
112.         聯合日報【竹原版】05.08.2007
113. 髮廊猛男的溫柔  星洲日報【星雲版】11.08.2007
114. 放好,重新出發  聯合日報【竹原版】12.08.2007
115. 一生所求何事   光華日報【百合花版】16.08.2007
116. 欠生命一個掌聲  星洲日報【星雲版】17.08.2007
117. 咀嚼痛苦可以豐盛我們的生命 香港基督教週報【牧耕筆談】19.08.2007
118. 話在雲南米線   聯合日報【竹原版】19.08.2007
119. 死亡的威脅    香港基督教週報【牧耕筆談】26.08.2007
120. 墓室       南洋商報【牧羊人】26.08.2007
121. 五味摻雜在八月   星洲日報【星雲版】31.08.2007
122. 更重要的是看不見的 青春路 8-9月/2007

123. 地鐵辣妹     聯合日報【竹原版】02.09.2007
124. 一寸靜地     香港基督教週報【牧耕筆談】09.09.2007
125 臭男人      聯合日報【竹原版】09.09.2007
126. 就在一剎那之間  星洲日報【生命樹】09.09.2007
127. 雞腿情意結    星洲日報【星雲版】13.09.2007
128. 鐵漢柔情     聯合日報【竹原版】16.09.2007
129. 我盲了,你還愛我嗎? 星洲日報【星雲版】18.09.2007
130. 帶一份貼身真情  星洲日報【星雲版】21.09.2007
131. 一封來自監獄的信 香港基督教週報【牧耕筆談】23.09.2007
132. 放好,重新出發  香港國度復興報【心靈之窗】23.09.2007
133. 寫情書      聯合日報【竹原版】23.09.2007
134. 不離不棄,風雨同行 衛理報 657期 23.09.2007
135. 輕輕鬆手,把累贅放走 星洲日報【生命樹版】23.09.2007
136. 向著光的方向走  香港關心雜誌 03 9月/2007

137. 趁著還有機會   星洲日報【星雲版】04.10.2007
138. 等候「上帝的等候」 香港基督教週報【牧耕筆談】07.10.2007
139. 鄉下妹大開眼界  星洲日報【星雲版】12.10.2007
140. 感受自己的心   光華日報【百合花版】18.10.2007
141. 冷冷的感覺    星洲日報【星雲版】19.10.2007
142. 上帝不是要我做大事 香港基督教週報【牧耕筆談】21.10.2007
143. 心理陰影     聯合日報【竹原版】21.10.2007
144. 回歸理性消費   星洲日報【星雲版】26.10.2007

145. 以為她還活著   明報【時代版】02.11.2007
146. 當情緒低落時   香港基督教週報【牧耕筆談】04.11.2007
147. 不要比較苦難   星洲日報【星雲版】07.11.2007
148. 愛己       聯合日報【竹原版】11.11.2007
149. 一名寡婦的凱歌  光華日報【百合花版】15.11.2007
150. 苦澀中的甜美   星洲日報【星雲版】16.11.2007
151. 輕輕鬆手,把累贅送走 香港基督教週報【牧耕筆談】18.11.2007
152. 恐懼與信心    聯合日報【竹原版】18.11.2007
153. 紛亂中拾獲寶石  星洲日報【星雲版】22.11.2007
154. 感受快樂與受苦  沙巴華僑日報【溪岸版】25.11.2007
155. 勤勞       台灣宇宙光雜誌【全人四輪 EQ】11月/2007

156. 戀你戀你     聯合日報【竹原版】02.12.2007
157. 與自己和諧    香港基督教週報【牧耕筆談】02.12.2007
158. 蔥婆婆      聯合日報【竹原版】09.12.2007
159. 媽媽,730天了  聯合日報【竹原版】16.12.2007
160. 破碎中迎見上帝  香港基督教週報【牧耕筆談】16.12.2007
161. 與耶穌相遇    衛理報 668期 16.12.2007
162. 他們他們‧我我  聯合日報【竹原版】23.12.2007
163. 生死實相一席談  香港基督教週報【牧耕筆談】30.12.2007
164. 情書       香港關心雜誌 05 12月/2007

星期五, 1月 05, 2007

墮落世界中的神聖寫作──中國大陸基督徒作家北村

文章作者:邢福增

  文學與人八十年代中共推行「改革開放」政策,中國社會經歷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文化大革命的教訓及中國社會在開放後呈現的各種問題,促使不同領域的知識分子作出深層的反省。一九七九年開始,中國文學界一反過去對社會主義的現實只能歌頌,文藝只能服從政治任務的桎梏,呈現出一股被稱為「新寫實主義」的文藝潮流。這些作品深刻地反省文化大革命的問題,展現出過去作品所從未見過的現實世界。

  反思文革是八十年代初中國知識分子的共同話語。正如巴金的自我檢討:「在總結十年經驗的時候,我冷靜地想:不能把一切都推在『四人幫』身上,我自己承認過『四人幫』的權威,低頭屈膝,甘心任他們宰割,難道我就沒有責任!難道別的許多人就沒有責任!」(《探索集》)巴金的自省揭示出一個深層的問題:甚麼是人的價值?如何可以保持人的尊嚴?人們應該如何從文革中總結教訓?「人」的價值成為「新寫實主義」文藝創作的重要課題。

  隨著經濟改革的深化,社會經濟轉型帶來不少震盪與衝擊。當中國社會從計劃經濟轉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商業文化、消費文明日趨泛濫的時候,知識分子發現在這個功利主義佔主導地位的時代裡,人文學術也受到市場經濟的衝擊。在文藝創作方面,出現了不少詼諧、幽默、調侃人生,甚至是褻瀆神聖、「痞味十足」的玩世作品。中國知識分子進一步關注人的終極關懷及精神取向。面對「現金關懷」對「終極關懷」的衝擊,一場圍繞著人文精神是否失落,又如何重建的討論由此展開。

  八十年代迄今,中國知識分子一直沒有放棄對「人」存在的終極價值作出反省與追尋。而在部分文學創作中,更流露出對宗教精神及價值的傾慕與肯定,為當代中國文學注入了宗教的關懷。

北村的神聖寫作  

  北村(原名康洪)是中國著名作家。一九六五年生於福建,一九八五年自廈門大學中文系畢業後,即從事文學創作,被譽為中國先鋒文學的代表作家之一。一九九二年三月,他受洗成為基督徒後,創作轉向關注人的靈魂、人性和終極價值的探索,以「神聖寫作」開創了國內小說界的獨特現象。《施洗的河》(一九九三)是他皈信後出版的第一部長篇小說,藉著主人公劉浪從墮落到重生遭遇,帶出生存的意義,以及靈魂救贖的問題。北村通過小說的不同角色,說明了人類在罪中的絕望及惡的真實。更重要的是,他帶出了基督信仰的盼望,讓飄泊的靈魂找到終極的歸宿。

  北村的創作十分關注「存在」的意義。人為甚麼要活著?生存的意義是甚麼?人活著又應該追求甚麼?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人們生活的條件大大改善。但是當人們從外在政治教條的桎梏中得到釋放,甚至享受到富裕的物質生活後,是否就代表人能夠找到他自己?還是陷入更深的自我迷失?

  在中篇小說〈傷逝〉(一九九三)及〈消失的人類〉(一九九三)裡,北村通過死亡這個文學的主題來探討生存的意義。小說的主人公,都是在一般人眼中活得不錯的人,卻因著難以說明的理由,選擇結束自己的生命。他在背後要帶出的,就是人「活著」的問題:

  「叫人活著的乃是靈,肉體是無益的。你還有一個魂,一個心思、意志和情感,它無時不刻要自作主張,要做王,它使你淪落在體驗中,而這種體驗除了空虛、孤獨之外,甚麼也沒有。這種體驗裡充滿了鬼魔,你就被黑暗主宰了,你就完全了,有一天你要看見世界失了味,你要看見小說幫不了你的忙,你莫名其妙就想找死,你可能就死了,真的死了。你誕生在這個世界專特是為著死的嗎?」(北村:〈愛能遮掩許多的罪〉,《鍾山》,一九九三年六期)

  人生存在世的意義,難道就是為等待死亡?於是不少人努力尋找一個永遠解決的辦法,或稱之為終極關懷,好作為救贖的方法。這正是人需要得著拯救,並渴望拯救的原因。北村通過小說希望指陳出人不斷尋找拯救卻又無法得著拯救的事實!

  那麼,甚麼是人不能自我拯救的原因呢?北村指出,是因為叫人活著的靈沉睡了。「靈若不甦醒,人就跟動物的樣式和性情差不多,優雅一點而已。」這裡北村所指的「靈」有著強烈的基督教色彩。他認為,打從人類的始祖在伊甸園犯罪起,人便棄絕了神的愛,走上一條背逆的路。一切人的意念都是虛妄的,人根本不能憑自己的力量救渡自己。人唯一可以得著拯救的方法,就是「恢復起初的愛」,就是「神」。唯有得著神聖的愛,人方可得著真正的釋放,尋獲生存真正的意義與價值。作家必須要「恢復起初的愛,再啟動這支筆」來創作,才能「成為這個時代良心的代表」。

  北村指出,由於中國知識分子沒有「神」的觀念,他們對「絕對」和「天道」的理解,均是以人對受造物(自然)的認識關係而達成的。因此,生命的體驗淪落為對自然的體驗,「終極關懷自然下降為道德關懷」。北村強調,「真正的人文精神是道德價值的出發點,不是道德價值本身」,中國知識分子所討論的人文精神,由於缺少了「超驗的價值」,缺乏一個不動的根基,因此,表現出的實際上不是人文精神,而是「文人精神」。「文人精神只是一種理想,它不代表實際,更不代表真理。」若非從宗教的超驗進路入手,根本不能掌握人文精神的關鍵所在,更遑論任何重建的討論。

  北村毫不諱言他的立場:「作為一個作家,對人自身最堅決、深刻、徹底的批判和否定,只能來自於信仰。」他的立場,就是接受神聖的啟示,追求真理;並本著從「靈」(與神接觸的唯一途徑)而來的「良知」來寫作。(〈神聖啟示與良知的寫作〉,《鍾山》,一九九五年四期)

中國當代基督教文學的建構  


  從一九九二年皈依以來,北村已投入神聖寫作十多年,成為中國大陸少數公開認信基督徒身分,並致力從事基督教文學創作的作家。他曾入選中國小說五十強(一九七八至二○○○)優秀作家,作品已有被譯成英文、日文、德文等外語。迄今北村出版的作品十多種,其中《周漁的喊叫》(一九九九)改編成電影《周漁的火車》(由孫周執導,鞏琍及梁家輝主演)。近著包括《憤怒》(二○○四)、《公路上的靈魂》(二○○五)及《我和上帝有個約》(二○○六)。現時他定居於北京,參加方舟教會的聚會,並為教會義工。

  余杰曾指出,改革開放以還的中國文學,雖然感覺到當代人心靈的墜落,但是卻只是停留在對「惡」的白描上,甚至還陷入了對心靈墜落狀態的情不自禁的把玩,結果當代中國文學只停留在與罪惡平行的可悲境地。相反,北村的創作,展現了「惡」與「罪」的關係,直指「惡」來自我們自身無可擺脫的「罪」。更重要的是,北村在創作中帶出「愛」與「救贖」的盼望。(《憤怒》余杰序)

  北村的神聖寫作,並不是單純運用了宗教或基督教的資源與素材來創作,與其他中國當代小說家不同之處,在於他是「用一個基督徒的目光打量這個墮落的世界」,他不僅藉文學來診斷心靈,也嘗試開出藥方與治療。捧讀與細味他的創作,除了讓我們窺探到一位中國基督徒知識分子對信仰與時代的反省外,其創作在中國文壇獲得的廣大迴響,更可視為基督教文學打入社會公共領域的一個突破。

  中國基督教文學的創建課題,展現了信仰能否與社會文化,以至時代心靈對話的可能。在關注基督教在當前中國社會發展的現況與前景時,我們也得把目光轉到基督教文學這個長久被忽視的領域去,從而拓闊我們的視野,深化我們的思考。

星期二, 1月 02, 2007

「十勝山傳奇」內容簡介

「十勝山傳奇」內容簡介(錄自該書)

「十勝山傳奇」(原書名「泥流地帶」)以1926年5月在北海道上富良野地區發生的泥石流災害為題材。主人公青年農民拓一和他的弟弟,小學教師耕作生長在貧寒之家。

19世紀末葉,他們的爺爺奶奶從福島縣到冰天雪地的北海道來墾荒。大兒子義平(拓一與耕作之父)進山伐木時被倒下來的樹木砸死。兒媳婦佐枝只得去旭川謀生。兩位老人千辛萬苦把孫男孫女拉扯大了,生活逐漸好轉,久病初癒的佐枝也準備回家來。但是,從高達千餘米的硫磺山噴火口噴出來的泥石流,在相距十數公里的上富良野造成了重大傷亡,主人公拓一和耕作的爺爺、奶奶、姐姐、妹妹一併送了命。

許多人放棄了這片被泥石流淹没了的土地,村長和拓一等人卻不辭勞苦地繼續耕耘。拓一說:「日本這個國家是由火山列島構成的,到處都是火山。在這樣的日本,好歹還能種出水稻。水稻就生長在火山旁。這一帶,自古以來也多次落下過火山炭。那些土地不是都變成肥沃的良田了嗎?所以俺相信準能購把這個地方再一次墾成良田。」

經過三年的艱苦勞動,一度被硫磺和硫酸所污染過的土地上,終於又長出了稻穀。

作者本人曾從事教育工作,我們從善於啟發兒童觀察事物能力的優秀教師耕作身上,可以看到她的影子。作者總是透過兒童(村長的女兒貞兒和彌生,沒有母親的五郎等)的眼睛和心靈去看周圍的世界。

小說中充滿了對窮人和弱者的同情。作者塑造了淳樸、正直、富於自我犧牲精神的福子和拓一的形象,作為崇高的道德理想的化身。同時也對盤剝有方的高利貸者深城的醜惡嘴臉,作了淋漓盡致的描繪。

這是火山麓下的一支戀歌。深城的女兒節子終於幫助福子逃出妓院這個活地獄,小說預示著拓一和福子,耕作和節子這兩對情侶將終成眷屬。

作者在佐枝身上著墨不多,卻以她那特有的敏銳、細膩的文筆,千變萬化的手法,勾勒出一個勤勞善良的日本中年婦女的形象。佐枝的性格是通過豆腐坊老闆、拓一和耕作,以及福子等人的眼睛反映出來的。

北海道位於日本最北端,佔全國面積五分之一強,人口不到六百萬。近三十年來,這裏已經建設為具有先進模式的社會。小說中所描述的十勝山一帶,已成為滑雪勝地,吸引著全國各地的運動健將。北海道早期開拓者的蹤跡,只有在紀念館或開拓村才能看到。從這一點來說,三浦綾子通過生動的藝術形象在本書中記載了創業者的歷史,意義很不尋常。

星期一, 1月 01, 2007

聖經的權威

資料來源:http://hk.geocities.com/cnecdavidfellowship/resources_essay01.html 

聖經的權威


聖經中的世界之最

1 世上有史以來最暢銷的書

 從未於健力士世界紀錄大全落榜

 1998年,全年銷售量是5億8千500萬本(585,000,000)

2 全世界譯本最多的書

 3850譯本

3 全世界寫作時間最長的書

 歷時約1600年

4 全世界最準確無誤的書

 找不到任何錯誤

5 全世界被攻撃得最厲害的書

 遺傳學、生物學、物理學、歷史學、考古學、時間

6 全世界最具影響力的書

 吃人族都變成有文化的人

7 全世界最好和最有生命力的書

 2700次

1 神的話
2 耶和華的話
3 耶和華如此說

8 歷史名人的見證(關於耶穌)

 大英百科全書大概兩萬字記載耶穌的一生

 藍姆:要是莎士比亞走進來,我們該起立致敬,要是耶穌走進來,我們都要跪下。

 華盛頓:教育的普及,經濟的發展,風俗的改變,凡此種種都只是枝葉,耶穌聖潔仁慈的真光,才是促進社會福利最重要的動力。

 拿破崙:我知道人,也認識人,但耶穌不單是人,世人與他是無法相比的。亞歷山大,凱撒,查理曼大帝與我都建立過大帝國,但我們建國靠的是甚麼?靠武力。但耶穌以愛建立他的國度,他能征服這個世界。光在這一刻,世間就有成千成萬的人願為他拋頭顱,灑熱血。

聖經的內容
1 內容一致

I 66卷

a 舊約39卷、新約27卷

II 有差不多40個作者

a 不同的時代

b 相隔1600年

c 不同的背景、不同的職業、不同的身份、不同的寫作環境

d 例如:摩西(政治領袖)、約書亞(軍時領袖)、但以理(宰相)、大衛和所羅門(君王)、路加(醫生)、阿摩司(牧羊人)、保羅(猶太律法家)、彼得和約翰(漁夫)、馬太(稅吏)

2 準確無誤

I 聖經中的科學

a 地球是橢圓的(地球科學)

 以賽亞書四十章22節(公元前約600年)

 「神坐在地球大圈之上……」

 公元後1522年,麥哲倫環繞地球一周

b 地球是飄浮在宇宙中的(地球科學)

 約伯記廿六章7節(公元前約1500年)

 「神將北極鋪在空中,將大地懸在虛空。」

 公元後1957年,人類(蘇聯)首次在太空藉人造衛星拍攝地球圖片

c 水的循環(氣象學)

 傳道書一章7節(公元前約1000年)

 「江河都往海裡流,海卻不滿;江河從何處流仍歸還何處。」

 17世紀,皮爾伯羅,伊丹馬利奧特,在塞納河研究證實水的循環

d 太陽是大過月亮(天文學)

 創世記一章16節(公元前1420年)

 「神造兩個大光,大的管晝,小的管夜」

 公元後1609年,伽利略發明天文望遠鏡後,便證實太陽大過月亮約910多萬倍

e 天星是無數的(天文學)

 耶利米書三十三章22節(公元前626年)

 「天上的萬象不能數算」

 現在,銀河系約有100兆以上的星球,而宇宙約有幾億個銀河系之多

f 空氣是有重量(物理學)

 約伯記廿八章25節(公元前1500年)

 「神要為風定輕重」

 公元後1680年,伽利略斷定空氣有重量,是可量重的物體,及其學生發明空壓計

g 塵土的人(解剖學)

 創世記二章7節(公元前1420年)

 「神用地上的塵土造人」

 十九世紀,第二次大戰後發現人體的十六種元素都在泥土裡

h 名人之說

 牛頓:這個世界真的充滿和諧的安排,是很有規律的,我發現聖經比任何的歷史書更有確切可靠的証據。

 愛因斯坦:我們現在發明的和發現的,只是把以前已有的事實再發現出來,我不能加增宇宙甚麼東西,如果只有科學而沒有宗教,科學就是瞎子;如果只有宗教,沒有科學,宗教就變成跛子,不能走路,不健全。

 愛迪生:假如我否認神的存在,就等於褻瀆我的知識。

 愛迪生:我認為每個原子必須由某種智慧所掌握,所以能千變萬化,而成造化之妙……當然是神的存在。

II 聖經的歷史性

a 考古學:

 漢慕拉比法典The Law Code of Hammurabi

 哈里斯河灣 赫人楔形文字泥版

b 名人之說:

 世界著名的考古學家蘭塞爵士(Sir William Ramasy)甚為欽佩地寫到:『路加(聖經路加福音及使徒行傳的作者)是位第一流的歷史學家,他所寫的資料不但真實可靠,他也具有史學家應有的歷史感。路加的名字應與世間偉大的史學家同列。』

 耶魯大學的考古學家鮑羅斯(Millar Burrows)說:『全面來說,考古學的發現無疑地印證了《聖經》的可靠性。許多考古學家因為在巴勒斯坦的挖掘工作,而使自己對《聖經》的敬畏之心大增。』

 猶太考古學家葛魯克(Nelson Glueck)說:『我可以肯定地說,至今所有考古學上的發現,沒有一項是與《聖經》文獻相牴觸。』

 世界著名考古學權威亞布萊特(William F. Albright)的話:『考古學上的新發現印證《聖經》中許許多多細枝末節的部分,使人們重新認識《聖經》乃是查考人類歷史的一部最好資料。』

III 聖經中的預言

a 全卷聖經大概有四分之一都是預言

 全卷聖經共有21124節,約8352節是預言,預言了1817件事。

b 耶和華對假神說,你們要呈上你們的案件,雅各的君說,你們要聲明你們確實的理由。可以聲明,指示我們將來必遇的事,說明先前的是甚麼事,好叫我們思索,得知事的結局,或者把將來的事指示我們。要說明後來的事,好叫我們知道你們是神……(以賽亞書四十一章21-23節)

c 一個真正的先知預言背後的五個原則:

 宣告時候適當;

 資料詳盡;

 毫不含糊;

 準確應驗;

 有真正的日期和作者身分

d Impossible——不可能:一件事情發生的或然率 / 機會率 = 0.00……1(小數點後有49個0,1個1)

e 《聖經》中有300多個預言預告主耶穌的事,這是不是impossible(不可能)呢?

f 17個預言應驗的話,這個機會率是0.00......01

 (小數點後有30個0,一個1)

g 彌賽亞(耶穌基督)的舊約預言

 29項預言(一天內完全無誤地應驗):被賣、埋葬、受審、死亡

h 以色列亡國(公元前586年)

 耶利米書二十四章8-10節(公元前626年)

i 以色列復國(公元後1948年5月14日)

 以西結書三十七章22節(公元前597年)

3 聖經中的道德標準

I 最高的道德標準

a 憲法基準和根據

b 你們願意人怎樣待你們,你們也要怎樣待人。(路加福音六章31節)

c 只是我告訴你們,要愛你們的仇敵,為那逼迫你們的禱告。(馬太福音五章44節)

d 只是我告訴你們,凡看見婦女就動淫念的,這人心裡已經與她犯姦淫了。(馬太福音五章28節)

4 最具影響力和生命力的書

a 威爾士:若按歷史的標準來決定,誰是影響人類歷史最甚呢?此人非耶穌莫屬。

b 無論是甚麼時代、甚麼年齡、甚麼背景、甚麼階級的人

 改變人的品格,壞人變好人

 痛苦變快樂

 強盜變傳道

 黑暗變光明

 吃人族都變成有文化的人

5 歷史名人的見證

a 亞當斯:《聖經》是所有人每天都應該讀的書。

b 布碌倫教授這樣說:「《聖經》不僅能提供心靈一切所需,而且沒有一本書像《聖經》有這個企圖和盼望。即使你很勤勞地讀其他的書,心靈也是一無所獲。」

c 林肯:每個人生來平等,每個人都有同樣生存的價值,每個人在神面前有同等的地位。不管是甚麼膚色;不管是知識份子,或是文盲;不管是有錢,或是窮困,在神面前,每個人的價值都是一樣的。

d 華盛頓:沒有《聖經》,就不可能正確的管理世界

e 林肯:沒有《聖經》,我們就不能明辨是非。

f 密克亞瑟:我每晚睡覺以前都讀《聖經》。

g 牛頓:《聖經》的正確超過任何的歷史。

h 海倫凱勒:在《聖經》中,我找到比最大的喜樂更有能力的信心。

6 聖經的祝福

a 聖經都是神所默示的,於教訓、督責、使人歸正、教導人學義都是有益的。(提摩太後書三章16節)

b 拿破崙:《聖經》不只是一本書,更是一種實際的能力,可以征能一切反對他的人。


@最暢銷書

聖經的最初五卷書被稱為《摩西五經》,是在公元前1500多年前寫成的;聖經的最後一卷《啟示錄》是在公元96年寫成的,離開現在已有二千至三千多年之久了。

使世人感到驚奇的事實是:這本古老的聖經直到今天仍然是全世界最暢銷的書!

據統計,世界上很難找到一本書發行的總數能達到三千萬本的,而聖經在全世界的銷售總數,早已超過四十億本;現在每年銷售數量仍平均高達三千萬本。

聖經每年都成為全世界的最暢銷書,單在美國的年銷量就超過八百萬本,而中國的數目還是未知數呢。某出版商曾說過這樣一句話:「一千本書中只有一本能活五年,五萬本書中沒有一本能活一百年。」可是聖經最早寫成的書卷已經超過三千五百年之久了,直到今日仍然成為世界最暢銷的書,最受歡迎的書,這豈不是說明聖經具有永存的活力嗎?

正如聖經上所說:「草必枯乾,花必凋殘,唯有我們神的話,必永遠立定。」(賽40:8)

@史地正確

許多人曾經懷疑聖經在某些歷史和地理上的正確性。但是,隨著考古學資料的逐漸出土,卻反而愈加證明聖經所記載的人、事、時、地、物的正確。聖經絕對不是一本宗教小說、文學想像、哲學玄思或是神話故事,它記載著在某一個地方發生過的歷史、還有活生生的真人跟神之間的互動。其中所有記載的人、事、時、地、物,都是經得起考證的。

天下第一奇書

資料來源:http://www.hkccc.org.hk/publication/news_03_02.htm 

(一)聖經乃天下第一奇書聖經可說是擁有很多世界之最,例如:
1. 聖經乃是最多人要打倒的書,其中的方法包括:─
i. 削弱其中的權威,例如聖經雖然好,但有更好的如摩門經等。
ii. 以主觀的立場否定其中部份的內容,以其不是神所默示的。
iii. 以權勢禁止其流行。例如羅馬皇帝於公元303年的滅經運動,並立石像作紀念。
iv. 全面否定聖經的價值,例如語言學派指人的語言根本不足以描述神。

2. 花最長時才能完成的書。由聖經的第一卷至最後一卷書,花了接近一千五百年才完成。

3. 現存翻譯成最多文字的一本書。現己譯成千多二千種文字,並且數目仍在年年增加。

4. 擁有最古抄本的書
i. 死海古卷─公認為一、二世紀的手抄本。現藏於耶路撒冷希伯來大學圖館中,其中以賽亞書乃主前一、二百年前的抄本。
ii. 西乃抄本,現存最古老的全部聖經的抄本,乃公元四世紀抄寫的。

5. 擁有最多抄本的書,其中舊約有千多份抄本;新約有五千多份抄本,雖然其中很多是片段。

6. 至今仍是世上界上最暢銷的書每年銷售超過三千萬本。(連單行本在內)而中文聖經在過去一段相當長的日子中,每年均售出超過四百萬本。

7. 世界上其中一本最貴的書聖經乃是歐洲十五世紀發明活版印刷之後所印刷的第一本書。因活版印刷的發明者為古騰堡(Johann Gutenberg)。因此這本聖經亦叫古騰堡聖經。於1456年出版,現值數千萬港元。

(二)抄本聖經的原稿雖然散失,但感謝神,祂為我們存留了很多資料及一群忠心熱愛祂話語的人,以致我們能透過鑑別這些資料而推出原來的文本來。這些資料包括有各類的抄本、古代文獻、史科證據、古代譯本和教父們的著作等。其中尤以抄本的貢獻最大。但或許你會問?這些抄本可靠嗎?

1. 舊約聖經可靠嗎?是可靠的。
i. 猶太人及早期基督徒對聖經十分重視,以為是上帝的說話,因此乃存一十分尊重的態度看待之,不敢隨便改動、增減。

ii. 抄經員基本上是十分看重抄經之事,並存十分鄭重之態度行事:戴維森(Samuel Davidson)在「舊約聖經的希伯來經文」中描述一位猶太經典編篡家所必須遵守的嚴格紀律:
a. 凡是猶太會堂中所用的經卷一律必須抄寫在清潔的獸皮之上。
b. 必須是由猶太人專為會堂聚會用而須準備的。
c. 這些經卷必須用清潔的獸皮所製成的皮帶繫在一起。
d. 所有的經卷中,每一張獸皮中所包含的段數均需一致。
e. 每一段數的寬度不得少過四十八行,也不得多過六十行,每一行長度不得超過三十字。
f. 全本均需劃行抄寫,若頭三字寫成未劃行則必須作廢。
g. 抄寫時所用的墨水必須是黑色的,且須照一定的配方製成,不是用紅、綠或其他顏色的墨水書寫。
h. 抄寫用的範本必須是真品,抄寫時不得任意修改其中字句。
i. 抄經之人必須看範本抄寫,不可有一字、一字母,甚至一捺出自記憶……。
j. 每個字音之間須留有細微的空間。
k. 每段間應留有九個子音的空隙。
l. 每一卷書之間要留出行的空隙。
m. 摩西五經中的第五經末尾結束時必須劃出三行,其他各書則不必如此。
n. 抄寫之人在抄寫時必須穿戴猶太人的服裝。
o. 抄寫前必須沐浴更衣。
p. 新沾墨水的筆不可用來寫神的名字。
q. 當寫及神的名字時,即使有王來對他說話,他亦可置之不理。

iii. 為讓抄經工作能有效率與準確修道院發展了一套十分嚴格的抄經規條。如君士坦丁堡修道院: a. 抄經員若在抄經時不仔細,都要受罰。
b. 不專心抄寫,用饍時罰吃白麫包與喝開水。
c. 要維護紙、皮的整潔,違者要悔改一百卅次。
d. 未經允許,動用別人的Guaternion(劃過綫,摺過的皮、紙張)要悔改五十次。
e. 文士發脾氣把筆捽斷(可能是一直抄寫得完美無暇,但卻在最後一階段犯一小錯,使前功盡廢),悔罪卅次。

iv. 一些抄經員有時雖會修改原稿但基本上他們是會將改動過的地方寫旁邊,因此原稿文意不易流缺。

v. 由經文鑑別學發現,大多數修改經文的人都有一定法規或心理因素影響。
a. 抄經員傾向將他們覺得難懂的語句變得較易明些─「故較難懂的語句為可取。」
b. 抄經員傾向解釋原初文本,故後的文本往往較長──「故較短的語句為可取。」

vi. 死海古卷的貢獻死海古卷乃由四萬個經卷的碎片可集成,有五百份經卷是由這些碎片中所重新拼湊起來的。其中經卷約寫於公元前二百年至公元後六十八年不等。而其中之全文希伯來文的以賽亞書則經鑑定後,証實為公元前125年前左右寫成。較我們所知最早之舊抄本尚早一千年。但若以之(寫於公元前125年)印證一千年後由馬所拉人抄寫之以賽亞書(寫於公元916年)。在比較之下,兩者完全沒有差別,但卻印證了抄經家的精確程度乃經歷千年而不變。

2. 新約聖經可信嗎?可信。
i. 抄本的數目印証新約聖經的可信。現今找到的希臘文手抄本約五千份,其中包括部份或全部的新約經文。

ii. 抄本與原稿相距的時間最短新約各卷約在公元第一世紀末期寫成。但如今所存最早的抄本則多來自第四世紀─其間只相隔250-300年。希臘文抄本大致歸納為三類:
a. 蒲草紙抄本所屬年期大致由主後125年至8世紀初左右。
b. 大楷體抄本所屬年期乃由4世紀至10世紀,其中重要者為西乃抄本、梵諦岡抄本、亞歷山大抄本等。
c. 小草體抄本所屬年期為約由9至14世紀。

iii. 早期教父的引用

從以上的分享中,我們可以看見今日我們之所以能夠有聖經可讀,除了是神默示的恩典之外,其中另一主要原是因為有不少信徒為保存與保衛這本聖經付上了不少血汗,甚至是生命的代價。故盼望我們能珍惜這本聖經,更願意花時間去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