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二, 4月 10, 2007

與自己和諧

作者:盧美玲,刊登於台灣宇宙光

  可能從小缺乏父母言語上的肯定與鼓勵,內心對自己的接納總是差那麼一點點,導致我追求完美,以為一定要成為十全十美的孩子,才能得到別人的接納與喜愛,更以別人的接納作為自我接納的先決條件。

  媽媽去世後,爸爸說了很多他們年輕時的事蹟,我則近乎瘋狂的追尋與思索她的人生種種,希望把她的生命與智慧刻劃在文字中,世世代代流傳下去。想不到竟然有意外的收穫:透過這一切,父母彷彿重新介入我的生命,他們也在我的成長歷程中重新走過。

  爸爸是一個剛柔並濟的男子漢,他的正義感與銳利的眼神,常使人對他又敬又懼;但他對我們這個家、還有媽媽,卻負上完全的責任,付出最大的溫柔與愛護。

  媽媽從福州家庭嫁到興化家庭,很快就可以講一口完全沒有福州腔的興化話,除了頭幾年與爸爸在木山之外,她一直是一個人撑住這個家,照顧我們三姊弟,並忍受祖母的脾氣與挑剔。媽媽有過人的耐心,也因為她忍耐寡言,凡事不為自己辯解,以及尊重每個人,我們家才得以保存。

  看見爸媽這樣的生命,再對照自己成長的缺陷與黑暗,我的生命彷彿經歷一場洗禮。不過,我仍是我,我的優點與缺點依舊存在;但與自己卻越來越靠近,越來越和諧了。

  從小因著他人的影響與教導,導致我以為只要否認、逃避,或以更高的意義去詮釋負面的經歷,就可以締造更完美的人生。然而當我重新從爸媽的言行學作人的時候,我才看見由缺憾、黑暗、污點、失敗等拼湊起來的人生,才能襯托生命的美與可貴,也展示出平衡與踏實的人生。所以,我應該接受並與所有的不喜歡、不完美相處,並將它們擺放在適當的位置,不過於批判與苛責,生命自然就能回歸平凡與和諧。

  踏實面對人性的陰暗面,承認心裡的不安與恐懼,接受對人生的不滿與困惑──與自己和諧,就由此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