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四, 12月 14, 2006

遺傳活著的希望

剛剛在報章看到說,「我國目前約有200萬人患有憂鬱症,約有10-20%會步上自殺之路」。對於一向相信生活在赤道的人應該比較快樂的我來說,這個消息是蠻震撼的。

後來再想一想,想起自己強說愁的那個人生階段,不也曾因為面對學業的困難,而想過自己了斷嗎?那時候,還未聽過憂鬱症,也不知道自己算不算有憂鬱症,只是覺得面對不了重重的困境〈如今回想,當時所面對的天大困難,如今卻是生命最大的祝福〉,想要找一個自以為可以徹底逃避的門路。

為甚麼我活了下來呢?除了因為找不到一個不痛、不毀容的方法,最重要是有信仰的幫助,找到了生命與活著的意義,同時也擴大了生活圈子。

據說70%的憂鬱症是從壓力開始,還有20%是來自遺傳。壓力,只要經過學習,總可以操練自己去應付與處理的,坊間也有很多這方面的書籍。至於遺傳或神經的因素,可能會比較複雜一些。

但我相信,還有一種精神也是可以遺傳的。我的祖母年紀很輕就開始守寡,在那四面楚歌、家徒四壁、悲貧交加的日子,她沒有放棄自己。靠著信仰上帝,她堅毅的熬過所有的羞辱、痛苦、打擊、貧窮等等。她的生命經過磨練,對人以德報怨,對人對事沒有任何怨氣。

我的媽媽,因病切除右下腳,後來左身中風,只剩下右手可以活動自如。當時她教會中有人輕生,我聽說媽媽也說要輕生。我緊張的馬上打長途電話給他們的牧師,希望牧師可以去輔導開解她。

不知道那牧師有沒有把這事放在心上。媽媽承受那樣的痛苦,會想到輕生也是挺自然的。但她說歸說,還是靠著信仰上帝,堅毅的活了下去,直到生命的最後一口氣。我沒有機會見到她最後一面,是後來大表妹告訴我,她見到舅母臨終的痛苦與掙扎,並說舅母是一名勇敢的戰士。

無論面對多麼大的艱難困苦或打擊失望,只要想到祖母與媽媽,她們都活下去,總會賦予我活下去的勇氣。親友的勇氣可以這樣遺傳給我們。但未必只遺傳這樣的勇氣,我們也可以給家人愛與盼望,即給予他們活下去的盼望。

盧雲在《負傷的治療者》中提到:「成千上萬的人自殺,正因為明天沒有人在等待他們。生命中若沒有相繫的人,又有甚麼理由要活下去。然而,當一個人跟同伴説:『我不會放棄你,我明天就在這裏等你,不要教我失望。』那樣,明天就不是無盡的隧道。」

相信憂鬱症會越來越普遍。然而一個人身處苦難的時候,別人的一個眼神或輕輕一握都能帶給他希望,活下去的希望。

遺傳活著的希望,總有我們可以付出的愛與盼望,以及可以扮演的角色。用一點心思,好好找一找自己的位置吧!